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乡风文明优秀案例
“公元2000年6月17日,班村人民舍小家,为大家,告别亲人,告别故土,由中华仰韶文化的发源之乡、仰韶文化遗址中心地带三门峡市渑池县南村乡迁安至此,属于小浪底库区移民安置村庄……”班村移民纪念碑上烙印着21年前的搬迁壮举。
“20年来,生活条件好了,村庄环境美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慢慢走向没落,文化的缺失更是信仰的缺失。”移民搬迁20周年纪念大会上,班村党支部书记杨立峰的讲话扣人心弦。
87户312人,怎么形成文化共识?
班村隶属于XX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杏花营农场,位于XX西北部。近年来,班村充分挖掘在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坚持“以史铸魂”“以文谋业”“以宴聚心”“以约为据”,发挥农耕文化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作用,传承仰韶文化基因,持续培育文明“细胞工程”,滋养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以史铸魂”烙印文化符号
“不看还真不知道,原来我们村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村名的由来和鲁班还有联系,《班村志》让我对村庄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00后陈浩看完志书后感慨道。
乡风文明建设需要文化传承积淀,优秀传统文化是乡风文明之根。为上承先辈业绩,下传后代励志,2014年班村两委研究决定成立《班村志》编纂委员会,《班村志》设章、节、目三个层次,采用记述体,述、记、志、传、图、表、录并用,以志为主的编纂体例,全面真实地记述班村渊源、自然环境、人口构成、农业、渔业、党政社团、文化教育卫生、村民生活、传统民俗、方言、人物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我们目前正在规划建筑村史馆,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示村落历史变迁”,杨立峰谈到农村文化对村庄发展的影响,他有自己清晰的思路,“以村史村志、历史沿革、村规民约、民俗风情、乡贤名人、产业特色、家风家训等为基本版块,建成我们村的特色功能展馆,传承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见证村民由贫穷走向富裕、迈向乡村振兴之路的奋斗历程,为传承历史、留住乡愁打造文化基因符号。”
二、“以文谋业”打造方志产业
“移民纪念碑上记载的‘槐树为据,大石为证’讲的就是院里的这棵国槐和这块石头,它们是和村民们一起从老家搬迁过来的,寄托着乡亲们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见证着村庄的发展变化和邻里间的恩恩怨怨”,村委干部王红珍介绍着镇村之宝——“石魂”巨石。这里正是班村方志文化产业园所在地——和合书院,院内遍植桂花树,四周二层建筑雕梁画栋,既古朴典雅,又充满着时代气息。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是班村金华学校全体师生身着古装,在和合书院举行“国学经典诵读工程启动仪式”及读书分享交流活动的场景。
班村近年来精心打造“方志文化产业园”,产业园以和合书院为依托,由“方志阁”藏书楼、方志培训接待中心、珍贵图书馆、编纂开发基地、印刷生产厂区、开发利用服务区组成,收集全国各省市县(区)的方志书籍近20万册,内设编辑部、设计室、印务公司、文创研发中心、会展中心,重点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方志交流培训、图书交换、艺术创作等业务,成功举办首届方志文化节和大型书画笔会暨展销会。产业园配套建设以望乡亭、道德苑、红白理事会、活动室、阅览室、法制长廊、廉洁广角等为主要元素的村民文化广场。方志文化产业园实施“筑巢引凤”策略,不封官许愿,不靠物质诱惑,仅靠一张蓝图,一幅愿景,坚持三个“不”原则:不要经费、不要赞助、不要报酬。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国家方志馆、河南省地方志办公室、XX市地方史志研究室和全国几十家省市县方志机构负责人,以及全国著名设计大师肖红、XX老艺术家协会等相继参观、考察、调研、入住,为这道靓丽风景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