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党的二十大专项内容+预测280题
第一部分党的二十大筹备工作
一、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全会认为,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奋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拓展】两个一百年
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修改为“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课后练习】
1.(单选)2021年11月,党的()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A.十九届四中全会B.十九届五中全会
C.十九届六中全会D.十九届七中全会
【答案】C。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2.(多选)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D.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答案】BD。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通知
1.代表选举原则
要坚持以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严格资格条件,严密产生程序,严肃选举纪律,确保选出的二十大代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分布广泛、党员拥护。
2.代表人数及选举时间
二十大代表名额共2300名,由全国38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二十大代表选举工作从2021年11月开始,到2022年6月底前结束。
注:实际选举了2296名,实际到2022年9月选举结束。
3.代表资格及标准
(1)要严把人选政治关,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考察人选的理想信念、政治品格和道德修养,着重了解人选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对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决。
(2)严把人选廉洁关,认真落实“四必”要求,严格甄别核查,坚决防止“带病提名”、“带病当选”。
【拓展】“四必”要求: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必须树牢大局意识,必须严格遵规守纪,必须强化责任担当。
(3)要进一步优化代表结构,既要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又要有生产和工作第一线的党员,保证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比例,注重推荐工人、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党员中的先进模范人物作为代表人选;女党员和少数民族党员代表应占一定比例。要有经济、科技、国防、政法、教育、宣传、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代表。严把选人“身份关”,防止“顶帽子”。
【拓展】保证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代表比例
省区市、中央金融系统和中央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