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全市落实统筹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XJP总书记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2022年城市体检工作的通知》、《**市城市体检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把城市体检作为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促进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抓手,建立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巩固提升的联动工作机制,精准查找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短板与不足,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更新决策科学化水平和资源投放精准度,努力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
二、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要求,以“防疫情、补短板、扩内需”为主题,通过查找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达到“三个一”目标。
——制定一套符合实际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依据国家和省城市体检有关要求,结合**实际,主要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等8大类,制定符合**实际的城市体检指标评价体系。
——构建一个基础性、专业性有机结合的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体系。加强城市体检工作技术支撑,建立**市城市体检信息平台,实现城市“数据收集、指标分析、体检报告、社会调查、问题诊断”系统化管理。
——建立一个系统性的整改长效机制。通过“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方式,对城市发展体征及规划实施效果定期进行分析和评价,确保城市体检结果能够落地见效。
三、工作任务
(一)体检范围。2022年城市体检工作范围为**市城市辖区范围内的建成区,数据采集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31日。
(二)工作安排。根据试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阶段性成果要求,2022年城市体检试点阶段工作安排如下:
1.构建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参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根据我市城市定位和发展规划,围绕“一核突破、两带提升、三环支撑、三港协同、五城驱动”的建设战略思路和“三年突破芝罘”的工作目标,广泛融入新旧动能转换、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要求,充分考虑海滨城市、历史文化等城市突出特色以及人居环境、交通拥堵等城市问题短板,增加地方特色指标,构建具有**特色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
2.召开全市城市体检工作专题部署会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召开全市城市体检工作专题部署会议,统一部署全市城市体检工作。由市县两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通过委托方式实施联合招标,确定第三方城市体检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市区城市体检工作;各市参照本方案自行组织开展城市体检工作。
3.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根据第三方城市体检技术服务机构的要求和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工作部署,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社会感知数据采集、社区访谈、重点人群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取调查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问卷和公众感知数据进行分析,形成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
4.自检数据填报(2022年9月底前)。按照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等8类体检指标分别上报自检数据。
5.建设城市体检信息平台(2022年10月底前)。加强城市体检工作技术支撑,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信息平台数据,结合第三方城市体检技术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