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写好公文的五点心得体会
办文能力,居于党政机关日常工作“办文、办会、办事”三能力之首,而公文写作能力又是办文能力的首要方面。写好公文是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秘书岗位人员的基础本领,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需要锲而不舍地努力、驰而不息地追求。笔者在多级政府机关部门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公文写作经验与体会,归纳总结为五个心得:
一、多学习,多积累
毛主席指出:“手中有粮,心就不慌。”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于公文写作同样适用。任何一篇公文都离不开对政治、经济、形势的正确把握,专业理论及政策的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组织驾驭,它们都是公文写作的粮仓,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打开取用的物资。而这一切的获取,都源于坚持不懈的学习、兼收博采的了解、日积月累的堆积,聚沙成塔、内化于心,进而实现大脑知识从量变到质变,达到写作时“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二、勤收集,勤记录
明朝文学家张薄说过一句名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即在日常学习开会、调研考察、读书看报、小憩静思中,总会不经意发现一些对工作有用的重要文字、图片、场景,如领导讲话时的重要论断、人员发言时的独到见解、网络媒体中的重要信息、舆情民意中的言论情绪、街头巷尾的真图实景等,还有一时头脑风暴闪现的灵感、思路、想法等,如果不及时留存,很容易转瞬即逝,错过了信息收集的最佳时机,特别是有些实情实景无可复原。这时便需要快速利用笔记本、便签条、手机等一切身边工具进行即时记录、拍照、储存。这些看似举手之劳的小动作,常常会满足公文写作中的许多不时之需,起到“意外惊喜”的大作用。
三、用真心,用实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公文写作有一定的既定模式可遵循,大多数无需倾泻过多激情,如实施意见、行动方案、会议纪要、公告通告等,格式相对固定,语言相对简明扼要。不过,不同的公文对遵循既定模式的要求程度也有所不同,比较而言,领导讲话、致辞和报告等,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领导的思想、意志甚至情感,表达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允许文字更加丰富、情感更加饱满,这就需要起草者用心领会揣摩、吃透精神,与领导一道同题共答,把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增进各方面协同融合、推动行业领域进步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真心实意和质朴情怀,注入字里行间,容易让读者听众感同身受,于是,公文就成功了一大半。
四、常反向,常换位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法如此,文法亦当如此。公文是起草人写的,必定附着起草人的个性与习惯,但公文受众开放,能否得到认同、起到发文效果,又必须要跳出起草人的个人理解、惯性思维来立意行文。因此,在起草公文的过程中,起草人需建立“反向思维、换位思考”的写作意识:如果我是公文起草的提出人,起草这篇公文的动因是什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欲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果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