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区委书记在高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企业家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刚才,XX同志通报了高新区2022年度经济工作的主要思路和具体安排,部分企业家代表作了发言,高新区管委会对一些优秀企业进行了表彰和颁奖,会议整体充满了欣欣向荣的生机和奋斗不息的张力,展现了高新区干部职工和辖区优秀企业家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下面,围绕高新区年度目标任务,结合各项重点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面重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深化开发区改革的决策部署要求,加强前瞻性谋划、系统性重构、整体性提升,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历史自觉、行动自觉扎实推进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现已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通过这次改革,我想我们要着力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一是统一改革思想,凝心聚力促发展。此次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以“整合、扩区、调规、改制”为总体思路,以“定位高新、精简高效、激发活力”为基本原则,有序剥离高新区社会管理职能,更加强化高新区企业服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经济发展主业主责,使高新区做到瘦身减负、轻装上阵,全力以赴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风口”产业,提升科技创新实力,纾解企业发展难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等。要正确看待此次改革,把改革作为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切实提高站位、胸怀全局、放眼长远,坚定不移地与市委、区党工委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全面推动改革早日落地。要正确认识改革后XX区与高新区之间的关系,不是谁合并谁、谁管理谁的关系,而是职能边界清晰、相互协调共享的合作关系,XX区与高新区一体运作,但是高新区相对独立,通过加强相互之间的统筹协调,合理配置事权关系,切实提高运行效率,共同推动产业发展。要打破传统观念,强化改革思维,大胆试、大胆改,只要是为了推动发展、依规依纪依法的,就要敢于探索新办法、走出新路子,真正让改革思维、创新意识深入人心,用深化改革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汇聚起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二是认清差距不足,奋楫扬帆再出发。高新区自成立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锐意创新,逐步形成了产业图谱清晰、创新资源富集、开放步伐铿锵、创新人才荟萃的经济发展良好局面。尤其是近两年来,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殊为不易的成绩,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中兑现政策承诺,真金白银奖励企业,也正是对大家前期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还存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集群不强、体制机制不活、创新动能不足、能力作风不强等突出问题,与国家级高新区的定位还不匹配,与市委、市政府的期盼还有差距。立足洛阳,2021年我区GDP完成284亿元,在全市占比5.2%,整体占比不高,对于全市的GDP贡献还不够大,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全市的产业支撑作用还比较弱。站位河南,在全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我区主要经济指标长期居于郑州之后位列第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四上”企业数量等一些关键指标均落后于郑州,而同时省内新升级的国家级高新区虽然经济总量暂时较小、排名靠后,但是增速大、发展快、势头猛,可谓“标兵渐远,追兵渐近”。放眼全国,我区在国家级高新区的排名已经从2013年时最高的第20名,滑落至2020年的第43名,这里面虽然有国家级高新区迅速扩容、参与排名数量逐年增多的客观因素,但是我区整体竞争力下滑、创新力偏弱、驱动力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对我们而言,这次改革就是一个看清差距、发现问题、认识不足的良好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