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学习《XJP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心得体会:从《XJP谈治国理政》中感悟“两山”理念
《XJP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章又明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结合驻乡镇工作经历对此进行再学习,深有感触。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不是“鱼与熊掌”,发展经济不能竭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缘木求鱼;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一、“两山”理念从传统文化中来,是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中华民族向来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二十四节气歌》世代相传,指导农民随季节变化春播、夏种、秋收、冬藏,体现的正是尊重自然。上古时期,洪水经常泛滥。大禹总结筑坝挡水的失败教训,顺应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水道,最终把积水导入江河湖海,还人民安居乐业。“大禹治水”的故事体现的正是要顺应自然。“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和《吕氏春秋》中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体现的正是要保护自然。
二、“两山”理念从马克思主义中来,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重视生产力的发展,还强调生态平衡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会相应减少,要重视森林、矿藏等资源的枯竭;要“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从而节约地利用自然力”。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批评了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反自然的观点,提出要认识到在生产中人与自然界的一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把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两山”理念是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探索和创新。
三、“两山”理念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