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2022年XX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XX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XX市第五次党代会及我市第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XX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年来,我们坚持以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XJP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XX市决策部署,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重振XX雄风、再铸XX辉煌”目标,实施“四梁八柱”产业提升战略,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克服重重困难,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2.8亿元,同比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亿元,增长4.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1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4.9亿元,增长16.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469元、14303元,增长7.7%、10.3%。
(一)集聚发展动能,产业转型提质升级。支柱产业持续回暖,煤炭产能增加310万吨,达到1405万吨;新增电力装机4万千瓦;国家电投XX铝业扭亏为盈,营业额突破70亿元大关。克服自然灾害不利因素,粮食生产保持7亿斤以上,完成有机旱作种植3万亩,建成15个梨果仓储保鲜库,农业六大产业集群完成产值3.4亿元。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1.1亿元,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绩效考核位列全省前茅。举办第十二届“梨花为媒、赢商天下”梨花诗歌艺术周,签约20个项目,总投资157亿。大龙门牡丹山庄、野庄古村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启动XX古城修复活化、低空旅游飞行、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和11处红色遗址认定,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
(二)攻坚项目建设,开发区工作实现突破。全年包装、招商项目263个,总投资4015.6亿元;签约项目96个,总投资449.1亿元;落地项目93个,总投资184.9亿元;招商引资和“七个一批”项目建设均排名XX市第一。开发区主战场作用进一步彰显,光电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项目签订框架协议,同德可降解塑料、地来宝生物降解膜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万星智能集装箱和彩钢板、兴胜绿色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累计入驻企业107家;开工建设110kV变电站,外管网项目全部建成,完成7万㎡标准化厂房、2129亩标准地建设;与XX四建集团签订总投资30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合作协议。开发区标准地出让位列全省第一,“创新开发区运营管理体制”列入全省试点,纳入全省30个首批校友招商引才特色园区,开发区工作在全省56个省级工业类开发区中名列前茅,获批“科创中国”XX试点园区。
(三)推进乡村振兴,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加强对易返贫致贫449户1027人的动态监测帮扶,消除风险366户891人;投入63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推动24个合作社、3个扶贫车间发展,完善4个移民小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实现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启动“五好社区”创建,提升了搬迁群众的归属感。我市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全年投入5397万元实施85个乡村振兴项目,在130个村(点)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设8个乡镇垃圾中转站,设置190个地埋桶,完成改厕5000座、危房改造154户、农房抗震改造2200户。34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5万元,其中305个达到10万元以上,占比88%。全省“六乱”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