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2023年上海春季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A卷)
(考生回忆版)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1.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________,但是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苍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________成很长很长的道路,到最后我们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________当中离自己最近的那颗心。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质朴,延伸,梦境
B.朴素,绵延,梦想
C.素净,延展,想象
D.宁静,绵展,理想
2.金属,作为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珍贵馈赠,________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考古学家将石器时代之后的文明时期命名为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将金属材料的________作为时代的标志性特征,充分说明金属在人类社会的各个转型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标志,产生
B.凝聚,材质
C.见证,应用
D.承载,转换
3.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诉求,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有没有毒、有没有害,而是延伸到对健康、环保________的追求。
(2)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微腐败”,________民心,合乎民意。
(3)改革再往前走,会有破冰的艰辛,需要攻坚的勇气,但无论怎样,公平正义是不可偏移的指针,增强群众获得感的任务________不能忘记。
A.观念,响应,倏忽
B.理想,呼应,俄顷
C.理念,顺应,须臾
D.信念,照应,转瞬
4.时下,不少博物馆都在大力开发文创产品,凝结智慧慧结晶的国宝文物______需要借文创产品“活”起来、“潮”起来,______更需要将其文化艺术价值深植人心,______实现可持续传承。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之所以,是因为,从而
B.固然,但是,从而
C.不但,而且,为了
D.一边,一边,为了
5.京剧与中医、武术、国画并称中国的“四大国粹”,半个世纪前,那些名角、“头牌”演出时,往往______,一票难求。而在当今,年轻一代往往对本土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履,对带洋字的文化则______。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万人空巷,趋之若鹜
B.洛阳纸贵,炙手可热
C.门庭若市,众星拱月
D.万头攒动,敬而远之
6.下列各句中划线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研究成果彻底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全世界为之侧目。
B.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
C.近年来,汉语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钟爱,影响力越来越大。
D.做保密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性,不能因懈怠泄漏国家机密。
7.下列各句中如把划线的词语改换成括号里的成语后,句意基本不变的一句是:
A.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各地的民间文化艺术也精彩纷呈、别具一格。(百花齐放)
B.他用工笔画画出这一幅幅惟妙惟肖、细腻逼真的作品,非日积月累,何臻于此?(经年累月)
C.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把江南风景描绘成“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一般的美妙。(重峦叠嶂)
D.有时,大象无形、大美无言、真水无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完美呈现才真正是达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大音稀声)
8.下面一段话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我们的老祖宗是不缺微量元素的,他们靠打猎和采集为生,食物的来源非常丰富。②农业的出现,大大减少了食物的种类,但最新的研究表明,起码在农业的早期,农民们仍然会采集野生植物来吃,微量元素肯定也是不缺乏的。③直到农业发展后期导致人口过剩,很多穷人都吃不饱,人类社会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