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XX区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A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围绕“2235”总体发展思路,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建设水平、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经济品质、生活品质、生态品质、人文品质,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的品质之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新区大城”。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A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尊重五统筹”,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城市更新为抓手,以提升品质为导向,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加快建设“新区大城”,努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为重庆全面实现现代化贡献永川力量。
(二)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建管并重。融会贯通城市哲学、城市美学和城市科学前沿知识,以科学规划精准描绘城市成长坐标,以“工匠精神”精心推进城市建设,以绣花功夫抓好精细化城市管理,努力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以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细化落实“双碳”目标任务,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尊重规律,凸显特质。尊重城市发展内在规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力功能和品质提升,注重把握城市有机更新中的“留、改、拆、增”,避免过度超前或重复建设,依托山水人文资源,构建独具特色的智慧交通、精美建筑、绿色社区、城市田园。
——紧贴民生,安全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老百姓最关心的城市问题,不断强化人才在城市更新提升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注重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升城市安全保障和韧性水平。
——全域统筹,示范引领。全面开展城市更新提升,重点聚焦中心城区,在经济、生活、生态、人文等品质提升方面持续发力,强化中心城区在城市更新提升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重点专项规划实时增补,在提升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
(三)总体目标
紧扣“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两大发展任务,集中力量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再升级。到2025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00万人,城市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大幅提升,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一城两基地”初具规模,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生态宜居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开发强度、城市整体风貌、城市环境品质、城市人口布局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500米覆盖居住区比例达到90%,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模达到600万平方米,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实现100%,城市生活品质更加舒适。
——基础设施体系保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