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做不忘初心、干在当下的奋斗者(两个人物故事)
同志们:
今天,我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作个交流,既是一次党课教育,也是与大家集体谈谈心。
习主席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重温百年党史,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甘于奉献、忠诚使命,涌现出了一大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和先进集体,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今天,就结合两个不同的故事,与大家一起找初心、铸忠诚、凝合力。
第一个故事“排雷英雄”杜富国
他1991年出生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2010年应征入伍。此时他已掌握了汽车维修技术,可以说安稳就业是没问题的,但生活在赤水河畔、深受红军故事熏陶的他,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2010年入伍后,他分配在云南省某边防团服役。在边防团服役的5年时间,他从事过4个不同专业,被5个单位争先选调,每次角色转换都认真对待,多次获嘉奖,被表彰为“优秀群众”“优秀士官”。
2015年6月,过几个月就要满期退伍的杜富国,听说在中越边境云南段,开始了第三次大面积扫雷行动。他瞒着家人向连队党支部请缨,申请加入了临时组建的扫雷单位,就是现在的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孟大队。
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他1000余次进出雷场,搬运爆破简10余吨,累计作业300多天,排除地雷等爆炸物2400余枚。大家都知道,作为一名扫雷兵,走的是阴阳道,过的是鬼门关,拔的是虎口牙,用的是绣花针,每天面对的是来自死神的成胁,每次作业都是一次死里逃生。但无论与谁同组作业,杜富国总是“你退后、让我来”争着上。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已成为作业组长的他,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扫雷时,发现一个少部分露于地表的弹量大、易弹爆的加重手榴弹,初步判断下面极有可能是“雷窝”。他对共同作业的同事艾岩响喊一声:“你退后,让我来!”正当杜富国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清除弹体周围浮土时,意外发生了。只见红色的火光腾地而起,“轰”的一声巨响,弹体发生爆炸!在爆炸的一瞬间,他下意识地倒向同事一侧,用惊天一挡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
这一挡,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是杜富国面对危险“让我来”、脏活累活“我先来”、开辟通道“跟我来”、遇到困难“有我在”的党性觉悟的集中体现,更是信仰信念、初心使命汇聚起强大力量的极速爆发。习主席指出,“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2019年5月,中宣部授予杜富国“时代楷模”称号。发布仪式上,主持人问,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选择扫雷吗?杜富国坚定地回答:假如再给我机会,哪怕一千次、一万次,我也会坚守初心、作出同样的选择!并非一时语出,他也曾说过,“军人的价值在战场,就应该去最危险的地方”“每多排一颗地雷,就给老百姓多一分生的希望。”
如今,杜富国和他的同事征服的57.6平方公里雷区,已变成村民们安心耕种的田园。他们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
当年的扫雷申请书中,杜富国这样写道,“正如我5年前,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光荣集体时的想法一样,那时我思索着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这就是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