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低级红”“高级黑”的六种形式
舆论场上,有一个特别的现象叫“低级红”“高级黑”。
所谓“低级红”,是指有意无意把地党的政策简单化、庸俗化,用看似夸张甚至极端的态度来表达“政治正确”。“高级黑”则或明褒实贬、或指桑骂槐、或指东打西,以精心策划但又不易察觉的方式进行攻击抹黑。
如果说“高级黑”是居心叵测,是用心险恶;“低级红”则可能大多是“无心之失”“低能之错”。
“低级红”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被人炒作利用,发展到“高级黑”。当然,无论是“低级红”还是“高级黑”,都会损害党的事业、影响党的形象。
“低级红”“高级黑”在重大事件、敏感节点时经常冒头,混淆视听、误导公众,又因其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迷惑性,值得高度警惕。
综合近年来的新闻报道,我们梳理发现“低级红”“高级黑”一般有以下六种形式:
一是夸大其词、无脑吹捧的“浮夸风”。有的地方宣传报道有时思维僵化、文风浮夸,还在按“传统模版”编“宣传事迹”,“煞有介事”但不合时宜地闹出笑话。
如有媒体报道“副市长吃上了自己掏钱买的月饼”,把本属正常不过的事情进行刻意报道,意在吹捧领导廉洁奉公,结果引发负面联想。
还有的地方为突出敬业奉献、勤勉工作,把“女同志28天连续加班没换过衣服没洗头”“扶贫干部与女贫困户结婚”等当作典型案例,不顾互联网语境下网民心态的变化,大喊口号、惹人反感,结果“红”变成“黑”、夸变成贬,从正面走向负面。
某法院的网宣文章引发热议二是用力过猛、任意拔高的“脸谱化”。有的地方为了突出典型、树立标杆,不惜过度美化、任意拔高,不仅无法打动群众,还引发网民的反感。
如某地一名警察为参加比武大赛,放弃了与新婚妻子的结婚拜堂礼。媒体报道时颂扬其为模范警员,并配以婚礼上新娘独自一人拜堂成亲的照片。结果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正面宣传效果,反而被网民视作反人性、反常理。
类似用力过猛的场景营造、人物设计案例,还包括“夫妻新婚之夜抄党章”“干部大白天点马灯学党史”“91岁老奶奶在轮椅上坐了3年,伴随一首熟悉红歌竟站起来跳起了舞蹈”等报道。
三是自我美化、弄巧成拙的“唱高调”。有的地方一厢情愿地颂扬美好生活、美好图景,自以为在为正面主流鼓与呼,其实是盲目唱高调。原本希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实则弄巧成拙、场面失控。
像某地疫情“封控”期间,在群众买菜难吃菜难的情况下,竟然在党员干部中开展“晒晒我家蔬菜包”活动,一下登上热搜,惹火了少数物资匮乏的群众。
还有《三代烟草人的传承与守望》,原本想讲述祖孙三代薪火相传从事烟草工作的光荣事迹,结果被网友质疑是烟草行业裙带勾结、家族腐败。
《三代烟草人的传承与守望》
这些拙劣的自我美化在群众火眼金睛下纷纷翻车,可谓低级得要命,被黑得很惨。
四是明褒实贬、暗含讥讽的“软刀子”。表面上全是赞美、实际上却是讽刺,表面上看似夸奖、实际上却是攻击,像软刀子一样让主流价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和腐蚀。
有段时间一些公号转发所谓“厅局风穿搭”文章,煞有介事分析“体制内穿搭美学”,一本正经探讨“为什么厅局风成了婚恋市场的天花板?”这类文章看似赞美,引来的却是一片嘲讽。
“中必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