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群众讲给群众听——基层宣传宣讲”调研报告
一、当前基层宣传宣讲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对理论宣讲工作不够重视。公司重安全生产、轻理论学习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将注意力和精力放在抓安全、保生产、促发展上,对理论学习和理论宣讲工作不够重视,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够好,存在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为了应付考核检查而学习现象,具体表现为组织散、方案粗、痕迹多、落实差、见效慢,偶尔出现走过场、搞应付,以编台账应对考核检查的问题。
(二)理论宣讲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岗位变动、人员调动等原因,理论宣讲队伍经常面临人员不足的问题。目前,承担基层理论宣讲任务的教师主要来自党支部书记和基层各类先进模范、青年志愿者。这些人员中,基层领导干部和先进模范人物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了解群众关切,会用群众语言,却缺乏理论功底,导致宣讲质量普遍不高。
(三)理论宣讲内容与群众需求脱节。在基层理论宣讲过程中,由于存在调研不深入、目的性不强、准备不充分,宣讲内容不接地气、语言表述模式化等问题,所以职工群众不喜欢听,不愿意学。
二、基层群众的理论诉求
基层群众不唯理论高大上,但求理论答其疑、解其惑、暖其心。宣讲不是宣讲者自说自话的“理论独白”、口若悬河的“理论表演”,更不是高人一等的“理论教导”,而是要让群众越听宣讲、越学理论,越能增强人生的力量感和事业的责任感,激发其爱党爱国情、工作奋斗志、追求幸福力。为此,在宣讲中就要将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公司高质量发展、群众身边可知可感的人和事联系起来,让听众切实感受到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高度、理论深度、创新亮度、情感温度,真正做到解思想之渴、释理论之惑,提升群众的理论获得感。要从基层群众能理解的角度,将理论阐发与史实、案例、数据等结合起来,通俗易懂、声情并茂地讲出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以讲出接地气的“真道理”服人、讲出清晰晓畅的“严逻辑”服人、讲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思路”服人,通过宣讲激扬基层群众的思想活力,将他们真正带入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场域、逻辑场域和实践场域中。
三、基层有效的经验和探索。
(一)聚焦“需求侧”。采取分类采集、以案析理、多元生成,组织10多名理论宣讲志愿者深入区队、班组、井下和基层党员中,听取基层意见建议,收集整理不同群体的理论需求意见建议50余条。找准理论宣讲与群众需求的契合点,组织宣讲员制作《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两珍惜、两保持”等宣讲菜单5个,形成“理论宣讲需求菜单”,以菜单式双向选学的方式,满足基层需求。
(二)优化“供给侧”。构建“领导干部带头讲、理论专家系统讲、先进典型贴近讲”宣讲格局,把理论的表达与火热的实践有机联系起来,用理论阐释实践,用实践印证理论,使理论宣讲实现精准供给。对机关党员干部,侧重宣讲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始终保持“走在前”思想自觉,大力倡树“五倡导五反对”,带头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对基层党员干部,侧重宣讲如何在岗位上树正气、提锐气、增才气、接地气,在岗位上成才,在岗位上卓越,在岗位上展现个人价值;对广大基层群众,侧重宣讲职工群众应该如何将个人成长与公司发展建设相融合。
(三)实施“分众化”。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选择符合特定对象心理认知和接受习惯的方式,找准对接点、共鸣点,有针对性地制作不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