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XX中学2023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区、市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教、学、研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着力点,以新课堂达标活动的高效开展为载体,全力做好高三备考、新课堂达标为工作重点,优化措施,狠抓常规的落实,夯实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打开新局面。
二、工作思路
根据XX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2022-2023学年全市高中教学工作方案》(X〖2022〗X号)的要求,推进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年”活动,努力促进学校稳定有序发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主要围绕教学常规落实、新课堂达标、年级质量管理评价三个中心工作展开。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1、强化目标任务的落实。学校据各级部的实际,提出下列学生培养目标:
高三级部:
一段线上线率比上一年再增3%(特殊线400人,一段线及艺体过1300人)。强基部:全市M20有1-2人,M50有3-4人,M100有5-8人,特型线190 人。 一部:特型线120人,一段线480人。二部:特型线120人,一段线480人。艺术部:名牌
(三大美院及12所音乐学院)3-5人,一段线150人。
高二级部:
强基部:市M10有1~2人,M50有3~4人,M100有6~8人市特型线(市M4500)200人。一部:市模拟特型线(M4000)150人,一段线(M10000)600人。二部:市模拟特型线(M4000)150人,一段线(M10000)600人。艺术部:一段线(M10000)10人。
高一级部:强基部:市M10有1~2人,M50有3~4人,M100有6~8人,市特型线(市M4500)200人。一部:市特型线(M4500)200人,一段线(M10000)700人。二部:市特型线(M4500)200人,一段线(M10000)700人。艺术部:一段线(M12000)10人。
学校目标要层层分解到班级、学科和学生本人,目标要张榜上墙,时时提醒。每次大型联考后根据成绩进行班级和教师量化。
2、深化“激情+规范”、“提速增效、深度研学”管理模式,谋求创新发展。
抓好教师的“深度教研”。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编写《课程纲要》、单元(课时)学历案及单元达标测试题,探索“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实施。
(1)加强化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学科主任的指导带头作用和学科中心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落实好每周半日的集体备课活动和“三定、四统一、五必须”。引导教师做好三学、三研、和三练。把集体备课活动开展的效果纳入教师实绩考核内容之中。
(2)提高单元质量检测功效:要做到“四及时”、求规范,即批改及时不过夜、评讲及时求精准、总结及时要有效,反思及时谋进步,要让学生不怕考试,进而希望考试,让每一次考试都给学生带来阶段性的成就感。
继续提升学生“深度学习”的质量。帮助学生消除不良习惯,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积极倡导和落实入楼即静、入座即学的好习惯;自习“三零”、课间“三不”、校园“三静”活动。抓好“会前、餐前、操前”“三前”读,抓好学生自习课的学习“姿态”(睡觉、挠头、转笔、下位、说话、喝水、收发作业等),强力推进“校园跑”、控手机、穿校服等习惯养成教育的常态化活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点滴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2)晨读、自习课程化的落实:针对晨读课时间长的实际,把晨读分段实施教学,强化教师责任,纳入教学课程体系,提升晨读和自习应有的时效。
3、高三备考:一轮复习要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说明》为指导,坚持“以高考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复习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