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工作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总揽全局的战略高度,立足于增进民生福祉和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问题做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助于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作用和价值,又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
一、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系统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原因和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指引和理论遵循。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与人类共生共存。当人类善待自然、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时,自然会慷慨给予人类;当人类掠夺自然、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对其进行疯狂索取时,自然会惩罚人类。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走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让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阐释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指出生态和经济之间相互促进、共生共荣,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这一绿色发展观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关系的科学指南,阐明了“怎样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问题,形象地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
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史与人类史发展的内在一致性思想的基础上,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深刻反思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训,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科学论断。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上的,是对人类文明史的科学洞见,揭示了生态与文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从文明的战略视角论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生存延续与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对当代中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4.“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将顶层设计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全方位、多领域、广范围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看作有机统一体进行保护和修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5.“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把生态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意志,先后制定并修改一系列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法律依据。法治思维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法律保证,也是实现生态正义的最后防线。
6.“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不能仅靠一国之力,需要全世界各国共同参与进来,同舟共济、共同努力。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为人类文明走出生态困境提供解决方案,推动人类社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