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文范文公文范文更新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规定(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稿
笔杆子文稿

文档

22032

关注

3

好评

0
DOCX

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规定(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稿

阅读 120 下载 5 大小 26.91K 总页数 13 页 2023-11-17 分享
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规定(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进入强制清算程序之中,较之于非国有企业的资产交易,目前我国各类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产权交易规则对于国有企业的规定种类繁多,且与国有企业相关的讨论与争议始终存在且部分尚无定论,其中以国...
下载文档
/ 13
全屏查看
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规定(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范文稿
还有 13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13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企业国有资产处置管理规定(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进入强制清算程序之中,较之于非国有企业的资产交易,目前我国各类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产权交易规则对于国有企业的规定种类繁多,且与国有企业相关的讨论与争议始终存在且部分尚无定论,其中以国有资产交易尤为突出,强制清算案件中,相较于非国有企业的资产处置的一般性问题,清算组开展国有资产的处置工作时,不仅面临一般性问题,还有国有资产所特有的特殊性问题。笔者将基于在北京市的办案经验,从国有企业的识别、国有企业资产交易的分类、强制清算程序中国有资产处置的要点分析、强制清算程序中国有资产处置的难点分析四个方面初步探讨强制清算程序中应关注的国有资产的要点问题以及应对之策。

一、国有企业的识别

关于国有企业的称谓繁多,例如“国有企业”“国家出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等,而关于国有企业的定义也规定在不同的法律、行政法规之中,现行法律法规尚未就对国有企业的定义予以统一,目前关于国有企业的定义的规定主要有以下法律法规,具体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2009年5月1日生效,以下简称《企业国有资产法》)

《企业国有资产法》中首次出现“国家出资企业”的表述,即该法第五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出资企业,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

而,结合该法其他条款的规定,“国家出资企业”范围应仅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代表国家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并享有出资人权益,包括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权利。换言之,“国家出资企业”范围仅限于被国家直接出资的一级公司,而对于“国家出资企业”再行对外投资的二级或其他各级子企业则不属于“国家出资企业”。

(二)《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2016年6月24日生效,以下简称32号令)

32号令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的认定标准,即32号令第四条所规定的三类企业:

1、国有独资、全资企业:即“政府部门、机构、事业单位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公司),以及上述单位、企业直接或间接合计持股为100%的国有全资企业”;

2、国有控股企业:“控股”又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国有独资企业或国有全资企业单独或共同出资,合计拥有产(股)权比例超过50%,并且其中之一为最大股东的企业;二是国有独资企业、国有全资企业或本条第一类国有控股企业持有股权比例超过50%的各级子企业;

3、国有实际控制企业:即“政府部门、机构、事业单位、单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直接或间接持股比例未超过50%,但为第一大股东,并且通过股东协议、公司章程、董事会决议或者其他协议安排能够对其实际支配的企业”,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企业(公司),以及上述单位、企业直接或间接合计持股为100%的国有全资企业”。

而,对于“实际控制权”应如何理解,根据2021年11月8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的官方解答,如国有股东对其所投资的企业,可依法、依章或依约行使股东权利,发表股东意见,且国有股东的意见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则为具有“实际控制权”。

(三)《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财务管理办法》(2017年8月1日生效,以下简称24号文)

24号文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国有企业,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国有企业合营的企业以及国有资本参股公司可以参照执行本办法”。

根据上述规定,国有企业的外延仅包括独资企业、公司或控股公司,不包括合营企业与参股公司。

(四)《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督管理办法》(2018年7月1日生效,以下简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