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党课讲稿:打好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的
战略主动战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出现“安全”“挑战”“风险”等词汇,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具有的高瞻远瞩的风险意识和应对风险挑战的时代担当。这要求我们必须运用科学思维,从战略的高度来准确认识和主动应对当前所面临的风险挑战。
一、辨危识机:深刻认识当前风险挑战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锻造了中国人对风险挑战高度敏感的预知能力。《周易》指出:“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真正具有格局和见识的人,能够在事情的萌发阶段就敏锐地预知并准确地判断,从而作出正确的应对。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指出:“所谓预见,不是指某种东西已经大量地普遍地在世界上出现了,在眼前出现了,这时才预见;而常常是要求看得更远,就是说在地平线上刚冒出来一点的时候,刚露出一点头的时候,还是小量的不普遍的时候,就能看见,就能看到它的将来的普遍意义。”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建立并建设了一个伟大的国家,历届党的领导人的卓越预见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书记多次引用苏轼在《晁错论》中振聋发聩的警告,“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显然,不能预知风险挑战,会给个人、组织和国家带来灾难,甚至是灭顶之灾。
深刻认识和分析风险挑战,需要有战略思维。战略思维能帮助我们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以长远眼光和全局视角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进行预判,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避免因为局部的、暂时的风险挑战而杞人忧天、自乱阵脚。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论述了五年来我们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其中之一就是“坚决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预见并成功应对风险挑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保障。
深刻认识风险挑战,还必须有底线思维。底线思维让我们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总书记在阐述新发展理念时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空前上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左传》指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宋书》指出:“且欲防微杜渐,忧在未萌”。当错误思想和危害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要加以预防与制止,不能坐视其失控。总书记多次指出,“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确保道德底线”“法律底线不能破”“守住纪律‘底线’”等。
二、防危寻机:准确评估当前风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