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党课讲稿党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政德修养范文稿
笔杆子稿子

文档

22350

关注

2

好评

0
DOCX

党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政德修养范文稿

阅读 60 下载 7 大小 27.7K 总页数 10 页 2023-11-17 分享
党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党员干部政德修养   同志们:   A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德”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治国理念,本仁以育万物,本...
下载文档
/ 10
全屏查看
党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政德修养范文稿
还有 1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10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党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党员干部政德修养

同志们:

A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德”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和治国理念,本仁以育万物,本义以正万民。A总书记强调的政德建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思想的守正与创新。在千年历史长河中,诸多官吏在儒家思想的导引下,养成终日孜孜、忠诚仁义、节俭清廉等品质。他们的精神品质逐渐内化为一种优秀官德文化。我们应当从传统政德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现古代治理智慧与现代政德建设的有机结合,以此提升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领导干部正心修身,坚守为政之本。这里,我讲三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以深明大德为根本遵循

《资治通鉴》载:“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官员之“大德”,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襟怀,兼“先难而后获”之气度。其中包含以身报国的政治决心,又有胸怀天下的格局担当。“大德”作为政德的首要内涵也是其中层次最高的,在新时代包括四层含义: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领导干部须将“明大德、行大道”作为政德之魂,牢记在心目中,落实在行动上。

筑牢政治坚定、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灵魂,是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更是为政以德的精神支柱。《左传》中载:“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官吏毕其一生主动担当作为,造福一方百姓,无论是兴修水利、劝课农桑,还是公正断案、赈济灾民,他们都认真履行职责,兴利除弊,保证社会稳定和百姓富足,所治之处眷属乂安、公私和泰。这种政德彰显着一种强烈的政治理想、一种深刻的社会责任、一种崇高的历史使命。新时代的领导干部该如何做?A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补足精神之钙,锤炼坚强党性,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政治灵魂,赤子之心”的准则立身处世,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砥砺前行。

厚植天下为公、公忠体国的家国情怀。家国同构的情怀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忠孝一体、经世济民的共识基础之上,以家族伦理情感为出发点,辐射至国家和整个社会,把对家庭的小爱推及到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唐太宗曾说:“为政莫若至公。”隋唐以后的官员大多科举出身,深受儒家思想教化,他们将家国之忠孝化为以天下为己任之大德。着眼今日,领导干部应将自我融入家国之中,心怀修身律己的自我约束、家齐邦宁的社会理想、我将无我的治国使命、天下大同的世界愿景,恪尽兴国之责,书写时代精魂。

秉持爱民恤物、推己及人的厚德仁心。中国古代深厚的民本思想,是传统官德文化的精华所在。儒家学说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等治世之言,成为当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文化养料。南宋陈傅良一贯推行民本主义,他剖析宋王朝统治危机之成因,指出“民心离则天心不享,则其祸必及于此”。由是在为官施政的实践中格外重视民众利益,主张减轻人民的赋税负担,教授百姓农业生产技术,多措并举扶助农民脱贫。汉代刘向曾说:“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也就是说,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应该关心百姓疾苦,体察社会民情,顺应人民心意。新时代领导干部应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