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党课:深刻理解“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心聚魂,使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的预期目标已达到。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A总书记强调:要结合实际,加强干部队伍理论学习和政策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把握政策、推进工作、联系工作的能力。
结合主题教育,我们必须全面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A总书记还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三者紧密关联。新发展理念和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阶段是以A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判断。认真学习领会A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
A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给予新发展阶段明确定位,赋予其科学内涵。这就是,新发展阶段不是什么别的阶段,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历史的长河中拉开视野,能够更好认识和把握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A总书记多次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但是,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奋起抗争,苦苦寻求中国的现代化之路。辛亥革命后,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撰写《建国方略》,被称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那时还有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主张。然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1921年中国诞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求解放、谋发展就有了主心骨。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954年,我们党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目标。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再次提出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的目标。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