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公考遴选每周考题50道
(2023年2月10日)
1.2023年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正式生效。RCEP的15个签署成员国中生效成员数量达到了14个。
A.韩国
B.柬埔寨
C.老挝
D.印度尼西亚
答案:D
解析:
2023年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RCEP的15个签署成员国中生效成员数量达到了14个。
2.2023年1月16日,国内首艘具有破冰功能的大型航标船“()”轮在天津列编,标志着我国目前排水量最大、综合性能最佳、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大型航标船正式投入使用。
A.海巡156
B.巡航100
C.航游135
D.游探201
答案:A
解析:
2023年1月16日,国内首艘具有破冰功能的大型航标船“海巡156”轮在天津列编,标志着我国目前排水量最大、综合性能最佳、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大型航标船正式投入使用。
3.“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一干年后的今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嫦娥一号”至“嫦娥五号”不断升空,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有了更多的可能。从古至今,我们这种实践活动的变化,说明了实践活动具有()。
A.主观能动性
B.革命性和历史性
C.客观物质性
D.社会历史性
答案:D
解析:
题干强调一千年前李白为不能登月而惆怅,而今天千年梦想变为现实,强调了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下,实践活动的形式、规模、水平各不相同,实践在历史中发展着,即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4.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根本保证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精神支柱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途径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我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答案:D
解析:
A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B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C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D项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5.下列毛泽东诗词与创作背景对应正确的是()。
A.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
B.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1948年淮海战役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930年第一次反“围剿”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1949年解放南京
答案:D
解析:
A项错误,1965年5月,毛泽东又重上井冈山。他感慨良多,诗兴大发,写下这首词。
B项错误,出自毛泽东作词《西江月·秋收起义》。
C项错误,出自毛泽东《七律·长征》。
D项正确,出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6.甲驾驶汽车在偏僻路段撞伤一名行人,考虑到交通肇事逃逸的严重法律后果,便主动报警并送行人到医院。甲的行为主要体现了法的()作用。
A.评价
B.预测
C.指引
D.强制
答案:C
解析:
A项错误,评价作用的对象是指他人的行为。
B项错误,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的行为。
C项正确,指引作用的对象的自己的行为,甲通过法律指引自己的行为去主动报警,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
D项错误,法的强制作用指法律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违法行为。
7.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民族区域自治
B.单一制
C.联邦制
D.一国两制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