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调研报告关于全区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稿
笔杆子范文

文档

22107

关注

1

好评

0
DOCX

关于全区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稿

阅读 81 下载 2 大小 44.81K 总页数 8 页 2023-11-17 分享
关于全区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摸清全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找准问题,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创新发展方式,努力推动茶叶产业快速稳定发展。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专题调研组,由区政协主席X牵头,副主席X、X带队...
下载文档
/ 8
全屏查看
关于全区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稿
还有 8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8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关于全区茶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摸清全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找准问题,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创新发展方式,努力推动茶叶产业快速稳定发展。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专题调研组,由区政协主席X牵头,副主席X、X带队,于5月下旬开始,先后深入X四个宜茶乡镇和X茶业有限公司、X有限公司、X茶业有限公司等茶叶加工营销企业,对全区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现场察看规模化茶园,走访种植大户、加工营销企业,与茶农、协会成员、企业代表、业务部门负责人、技术骨干和乡镇领导广泛座谈交流,听取各方面意见,对茶叶产业发展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针对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发展现状

我区茶叶引种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X四个乡(镇),共涉及28个村、116个村民小组,约有茶农2万人,宜茶面积5万亩,最佳适生区3万亩。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茶叶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富民兴区的特色产业来抓,依靠“退耕还林”等项目积极发展茶园,为我区茶叶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全区共发展茶园近2万亩,通过绿色认证1.2万亩,有机认证530亩。现有各类茶叶加工营销企业30余家,通过QS认证的3家企业,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X”牌4个商标,开发出了“X”、等系列产品34个。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茶叶产业由引种试验、规模发展、丰产示范到基地建设,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着产业的整体发展。

(一)科技含量不高,影响茶叶品质的提升。一是良种繁育普及率低,严重影响茶叶质量。我区茶叶引进优良品种的速度慢,规模小,除在X建立了一处无性系良种扦插繁育基地外,大部分是一批低产茶园,新建茶园也多是茶籽点种发展起来的。二是茶园田间管理粗放,重采摘,轻管护,茶园退化严重。三是茶叶以家庭式小作坊简单初加工为主,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没有统一的制茶标准。

(二)投入相对不足,影响茶叶产业发展。我区茶叶产业自引种成功以来,在资金投入上一直严重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差、产业规模小、加工能力弱、茶农收入低,大多数茶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

(三)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一是我区茶叶企业辐射带动产业发展能力严重不足。现有茶企业厂房设备陈旧老化,生产加工技术落后,经济效益较低,资本积累难以实现,自我发展能力、融资能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有限。二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难以保障茶叶鲜叶应收尽收。X茶业有限公司建成后,大量收购茶农的春夏秋三季鲜叶,其余茶企只收购少量明前至谷雨期间的鲜叶和半成品茶,公司+基地+农户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难以构建形成,制茶企业优质生产原料来源不稳定,严重制约着茶叶的精深加工和增值空间的有效拓展。三是联合开发能力差。个体能人大户、企业分散经营,各自为阵,缺乏联合打造、共同使用品牌的意识,没有形成集团作战,抢市场、创品牌的合力。

(四)营销网络薄弱,市场化程度较低。一是礼品茶销售多,大众茶销售少;大多数茶企以加工明前茶抢价为主,缺少长期收购茶农鲜叶的茶企,茶叶鲜叶利用率低。二是茶叶包装混乱,全区上市的茶叶包装五花八门,有些存在以假充真,以旧充新的“砸牌”行为。三是销售渠道窄,营销手段落后。

(五)缺乏政策扶持引导。虽然区委、区政府把发展茶叶产业列为特色产业之一,确定了茶叶产业的发展目标,但没有像花椒一样制定具体可行产业扶持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配套建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