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关于全县医疗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
根据县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报送民生领域专题调研材料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我县医疗保障发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及工作计划与对策建议汇报如下:
一、全县医保水平发展情况和工作成效
医疗保障工作是一项社会关注度高、政策性强、系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全县医疗保障工作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拓宽参保覆盖面,强化基金征收管理,确保医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构筑日趋完善的医疗保障平台,着力地解决参保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对医保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我局把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工作作为解决参保人“看病难”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强化联动机制,与卫建、民政、社保、财政等涉及医保工作的相关部门衔接配合,严把各自政策关口,形成统筹推进、协调各方、高位推动医保工作的组织体系,共同为群众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二)强化基金征缴管理,实现应保尽保。一是广泛发动宣传。通过广播电视、人民政府公众网、宣传车流动、派发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横幅等多种方式,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广泛宣传政策,动员群众参保。二是组织参保缴费工作。按X8%以上的参保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镇,采取以村(社区)为主体具体筹集的方式,按照包干负责制的办法,任务层层分解到村组,确保参保任务按时完成。三是资助参保。符合政府资助参保的五保户、孤儿、“三无”人员、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特殊困难群体,由户籍所在地民政或残联部门,按照年度缴费标准,由政府资助办理参保手续。2022年全县城镇职工医保参保XX人,筹资1XXXX74万元。城乡居民医保参保875076人,筹资1X252万元(未含财政资助),参保率达到XX.XXXX%,基本实现了应参尽参,应保尽保。
(三)健全工作制度,提高保障能力。一是完善保障体系。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医保相关政策规定,形成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的保险制度,对贫困人口建立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三重保障体系,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二是稳步提高报销比例。全县2013年1月-4月城镇职工报销5104XX人次,报销资金1XX878万元,城乡居民报销18X5XX8人次,报销资金2228万元,保障能力得到增强。三是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济力度,完善了救助办法,特困供养人员按照100%的比例给予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员按照85%的比例给予救助,年度累计救助限额为10万元;低收入救助对象、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和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规定的其他救助对象超过起付线的按照80%的比例给予救助,年度累计救助限额为8万元。2023年1月-4月全县累计医疗救助各类对象1XX58人次,发放救助资金544202.60元。
(四)加强基金监管,维护基金安全。为了加强对定点医院的监管,坚决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我局今年4月份制定出台了《XX县开展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集中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和《XX县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强化定点医药机构和参保人员法治意识,同时依规监管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截至目前,医保基金、医疗救助基金未发现重大违规使用情况。
(五)提高服务质量,简化报销流程。一是有序推进异地就医结算工作。异地居住、驻外工作(学习)达6个月以上的人员以及因病转外就医的人员,按照参保地规定办理异地就医手续后,在异地就医定点机构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实现即时结算,解决异地就医垫支问题。二是推进全县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工作。按照《关于进一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