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文范文公文范文更新关于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调查研究范文稿
笔杆子宝典

文档

22841

关注

1

好评

0
DOCX

关于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调查研究范文稿

阅读 88 下载 8 大小 45.42K 总页数 17 页 2023-11-17 分享
关于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调查研究   县域是密切城乡连接、实现城乡共荣的关键环节,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在我国步入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后期阶段,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城乡反差依然较大等挑战,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事关乡村振兴全局的重要举...
下载文档
/ 17
全屏查看
关于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调查研究范文稿
还有 17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17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关于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调查研究

县域是密切城乡连接、实现城乡共荣的关键环节,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在我国步入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后期阶段,面对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城乡反差依然较大等挑战,促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是事关乡村振兴全局的重要举措,而且能拓展大中城市功能外溢、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空间,还有助于强化增强经济韧性的底部支撑。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但仍存在着县乡村一体化格局尚未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依然相对滞后等问题,需以更大力度的改革创新、更加精准的政策举措加以解决。xx省xx县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省首批城乡融合改革发展试点地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兼具坝区、丘陵等多重地貌,其城乡融合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等能较好反映xx省大部分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特征。

xx县城乡融合发展现状

城乡空间协同与空间分层分化并存,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和公共服务供给优化。xx县以优化空间规划为先导,打破城乡功能区域分隔形态,构建县乡村三级协同、全域融合的空间格局。一是强化横向空间整合。结合开展调乡、合村、并组改革,乡镇数由10个降至7个,行政村由89个降至58个。实施片区规划,探索“多镇合一”“多村合一”的片区镇(乡)村规划编制模式,编制环城、汉阳2个镇级片区规划和12个村级片区规划。二是优化县乡村三级功能节点。完善“县城+12个中心镇+12个中心村”梯次结构,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向中心镇集聚,强化中心村产业带动能力。

通过城乡空间优化,在乡村人口减少和向城镇、聚居点流动聚集的条件下,有助于避免公共服务资源的集约化配置,并促进不同行政区域间产业发展协同性增强。

城乡要素对流加快,促进整合利用成为释放乡村资源价值潜能突破口。xx县积极引导人才、资本等向乡村流动。一是促进资本向农村流动。乡村振兴财政支出由2017年的2.3亿元增至2021年的5.3亿元,年均增幅23.0%,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比重增至30.5%。同时,县财政设立乡村振兴风险补偿金,撬动金融资本和工商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二是促进优质人才下乡。实施“专才下乡”“筑巢引凤”“青才回引”等专项计划,2017—2021年返乡下乡人员累计1352人。

xx县结合农村承包地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局部试点对分散化乡村土地资源的整合式利用模式,从而匹配城市下乡要素,形成投资规模经济效益。一方面,探索承包地去碎片化机制。抓住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改革契机,探索建立无地少地农户承包地进退机制,创新承包地延包“确面积不确地块”确权模式。另一方面,探索集体建设用地集中利用机制。探索集体建设用地“留白”支持产业发展,实施以村规为基础,调配建设用地全面保障产业园区用地。

城乡产业协同载体的牵引功能凸显,有效驱动县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xx县强化特色镇、产业园区、近郊精品旅游路线等城乡产业协同平台建设,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一是建设10万亩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柑橘现代农业园区,启动青竹粮经复合园区、畜禽种养循环产业园区等项目,引导仓储烘干、冷链物流等设施向园区集中,打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技术、设备应用于农业发展的“梗阻”。二是建设竹编小镇,使之成为竹产业链延伸载体、竹产业价值展示窗口。三是沿江、沿交通干线等布局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业态,打造近郊精品旅游路线,促进城乡生产与消费对接。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