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文范文公文范文更新关于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协同工作范文稿
笔杆子秘书

文档

23682

关注

1

好评

0
DOCX

关于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协同工作范文稿

阅读 74 下载 4 大小 21.53K 总页数 5 页 2023-11-17 分享
关于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深度协同工作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事关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XJP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
下载文档
/ 5
全屏查看
关于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协同工作范文稿
还有 5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5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关于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

深度协同工作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事关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XJP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重要举措。2014年,课程思政这一理念提出至今已在众多院校相继推广,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双突破,但也出现了形式化、一体化等问题。因此,要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协同具有重要意义。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相互联系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既相互联系又存在一定区别。两者都以立德树人根本目的为出发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育导向,但从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上看又存在一定区别,因此,要深入分析两者的功能与联系,使两者同向同行。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内涵相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辅导员进行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实现学生思想上健康成长、生活中全面发展为目的育人方式,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形成了以思政课程为主,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为辅的育人体系。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XJP总书记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都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两者形成了一种同向同源的关系,共同担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作用相同。首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两者都以立德树人根本目的为出发点,其内涵本质一致,具备协同育人的共同基础。从育人过程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负责学生的思政课教育,辅导员负责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在实施上依托于专业课,三者涵盖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无死角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育人上表现为显性教育,辅导员负责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在育人上表现为隐性教育。在育人的全过程中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具备天然的结合性与统一性。XJP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总之,这种相互支撑、相互合力将会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中,有利于从价值、实践等维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注入爱国爱党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协同的路径分析

通过学校长远规划设计,实现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的分工与协作、打造特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将有利于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深度协同,达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教育资源共享的效果。

加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新时代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工作的重要方面,要解决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协同的问题,发挥“指挥棒”作用,就要先从学校层面的角度提高认识。立德树人不单需要教师发挥作用,还需要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高校党委是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协同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实施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高校长期发展规划。思政课程与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