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关于某县的县级储备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县级储备粮的管理,有效调控粮食市场,确保粮食安全,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XX省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县级储备粮,是指县人民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所辖行政区域内粮食供求,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
第三条 本县行政区域内县级储备粮的计划、储存、动用、财务管理以及监督检查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本县行政区域内从事和参与县级储备粮经营管理、监督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五条 县级储备粮管理遵循政府主导、市场配置、优储安全、满足需求的原则。县级储备粮粮权属于县人民政府。
第六条 县人民政府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县级储备粮工作的领导,负责县级储备粮的建立和管理,落实县级储备粮所需资金和仓储等设施。
第七条 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拟订县级储备粮总量计划,开展县级储备粮监督管理,指导、协调地方储备粮管理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县级储备粮的贷款利息、保管费、轮换费等财政补贴资金的筹措、下达以及监督检查。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审计局等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县级储备粮管理相关工作。
第八条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XX县支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安排县级储备粮所需贷款,并对发放的县级储备粮贷款实施信贷监管。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县级储备粮管理中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县发展和改革局等有关部门举报。接受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查处。
第二章 计划
第十条 对县级储备粮规模实行动态调整,原则上3至5年调整一次。
县级储备粮的具体品种、数量以及质量要求,由县发展和改革局会同县财政局提出,报县人民政府批准。
县级储备粮承储品种以稻谷为主,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安排一定比例的大米,稻谷(含成品粮)品种比例不得低于国家和省规定。建立优粮优储机制,优质稻储备总量占本级储备规模的30%左右,如遇国家和省政策调整,按新定政策办理。
第十一条 根据应急供应需要,在县主城区建立不低于7天市场供应量的成品粮储备。
第十二条 县级储备粮收购、销售计划,由县发展和改革局会同县财政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XX县支行制定,下达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以下简称承储企业)具体实施。
第十三条 县级储备粮实行按计划均衡轮换制度。县发展和改革局会同县财政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XX县支行根据库存县级储备粮的入库年限、品质情况,下达县级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由承储企业按照计划实施。
县发展和改革局可以根据粮食市场形势变化或者宏观调控需要,会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XX县支行对县级储备粮年度轮换计划进行调整,计划调整情况抄送县财政局。
第十四条 承储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向县发展和改革局报送县级储备粮的收购、销售、轮换计划执行情况,并抄送县财政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XX县支行。
第三章 储存
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县级储备粮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投资建设或者购置的粮食仓储物流设施、质量检验仪器设备,除依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批准外,不得随意改变用途或者擅自处置。
第十六条 承储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自有仓库容量、仓储设施符合国家和省市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
(二)具有与粮食储存品种、规模、周期等相适应的仓储设施条件,具备粮食装卸、输送、清理、计量、消防等设备;
(三)具有符合相关标准的检测粮食常规质量指标、储存品质指标和主要食品安全指标必需的检测仪器和场所,具备符合规定的检测粮食储存期间仓库内温度、水分、害虫密度等粮情的条件;
(四)具有符合规定数量要求、经过专业培训的粮食保管、检验等管理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