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关于煤炭行业“智改数转”工作报告(集团公司-煤矿)
我国煤矿智能化市场潜力巨大、建设形势喜人,但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着认知不足、建设难度大、系统集成融合较差、网络安全体系不完善、人才短缺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深化煤炭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简称“智改数转”),推动5G网络、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基础软件等数字产业与煤炭行业实现数实融合,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能够有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而为煤炭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一、煤炭行业“智改数转”的发展现状
一是煤矿智能化市场潜力巨大。在政策鼓励和技术升级的加持下,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方兴未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按全国煤炭企业的数量体量以及目前建设投入情况初步估算,煤炭行业智能化建设总市场规模为xxxx多亿元。
二是煤炭行业智能化改造势头正劲。据2022年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发布会数据显示,20xx年以来,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从xxx个增加到xxxx个。智能化煤矿由xxx处增加到xxx处,产能由x.x亿吨增加到xx.xx亿吨,煤矿智能化改造已取得初步成效,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可喜局面。
三是煤矿智能化建设整体尚处于示范阶段。已建成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仍存在明显的短板和弱项,关键核心技术仍存在明显不足,如:智能煤岩识别率低;低功耗、高可靠智能传感器少;自动化控制领域芯片供应链抗风险能力弱;重大关键装备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露天采矿使用的大型装备进口依赖性强;智能化设备数据通信接口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此外,行业内标准、规范建设推进水平有待提高。
四是行业外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华为公司成立了煤矿军团,携手国家能源集团发布“矿鸿操作系统”,通过标准协议框架,形成煤矿物联和数据标准,解决了不同厂家设备协同与互通的问题。各大电信运营商,国内知名互联网头部企业利用自身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优势积极进入煤炭领域业务,为行业“智改数转”带来新生力量。
二、煤炭行业“智改数转”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智改数转”的认识不足。智能化煤矿的显著特征是现代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机及控制与采矿技术的深度融合,是高新技术融入矿山应用场景、不断迭代发展,并随着开采条件的变化而不断适应完善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部分煤炭企业在“智改数转”过程中,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运维,重技术、轻管理”的急功近利现象,希望通过短时间大资金量集中投入,以“大跃进”的方式,快速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而忽视了相关运维管理的跟进,导致系统应用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煤炭行业“智改数转”建设难度大。煤炭行业要求井下所有机电设备须具有防爆特性,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需进行本安关联试验等,提高了供应商的进入门槛和难度,加之煤矿自然条件恶劣且煤炭赋存条件差异较大,行业“智改数转”标准难以统一。行业外信息技术企业虽然拥有技术优势,但因缺乏对煤炭产业的深刻理解,其“智改数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受到很大制约,短时间内难以为煤炭行业提供高质高效的整体解决方案。
三是系统集成融合较差,信息共享任重道远。部分煤炭企业数字化、智能化项目仍未在企业整体“一盘棋”下建设实施,大型企业集团下属单位或者部门按照自行理解新建大量异构系统,导致数据倍增,系统之间难以横向协同,形成新的“信息孤岛”“数据烟囱”,陷入日益增长的数据数量和不可控的数据质量互相影响的恶性循环,无法发挥数据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