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关于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优化的调研思考
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名师辈出的教师队伍,是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1]实现这一目标,既要调查研究、摸清差距,也要寻根究底、追本溯源,更要因情施策、精准发力。2020年9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延续2017年第一轮国家义务教育德育状况监测的基本设计,组织开展了第二轮监测工作,对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基于监测结果反映的突出问题,广州市荔湾区进一步展开了基层调研,以期切实了解教师的呼声和期待,探求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一、集纳教师智慧:基于监测突出问题的基层调研分析
此次第二轮监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的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专任师资不足。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的缺口仍比较大,特别是小学专任教师极少,师资配备严重不足。专业背景的缺乏导致教师普遍存在教学困难和教材使用困难,既苦于校家社协同不力,也困于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不足;尤其是对于如何用好统编教材这一基础性教学资源,困惑很多、焦虑甚大。二是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大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自认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尤其在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知识等方面急需补全,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创新、教学资源的收集和使用、教科书的解读和挖掘等方面的能力亟待提升。三是精准培训不足。道德与法治教师最希望参加“教学方法、道德与法治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等内容的培训,对“教学观摩、校际交流学习与参观考察、课例研究、实践培训”等培训形式更为认可,精准培训有待落实。
在深入解读监测结果报告基础上,广州市荔湾区教师发展中心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复查复诊”:在常规到校视导调研基础上,开展了“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发展需求”专项调研、“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联合调研和“中小学思政课协作创新工程”调研回访,与广大任课教师一起进一步剖析问题,探寻解决途径。总体上,用教师的朴素话语可表达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道德与法治专任教师队伍建设需多方通力支持
全国小学道德与法治专任教师只有7.9%这一数据,暴露了一些学校“兼职任课”“临时顶课”甚至“无人授课”的实际情况。在当前教师管理体制和课程安排下,如何解决道德与法治“无人授课”的窘况?一线教师有诸多建议:招聘增员,定岗定编招聘专任教师,新增新鲜血液;校内转岗,动员本校有志之士转岗任教思政课,实现师资内部转化;区管校用,道德与法治教师全区统筹,跨校授课,发挥专业、专职教师的最大效用。如何实现“有人上课”向“能人授课”的转变?一线教师见解精辟:竞争上岗,实现在职在岗教师优胜劣汰;全员轮训,实现任课教师理念、知识与能力更新换代;技能展演,发挥思政课名师示范引领作用。
总之,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离不开教育、组织、宣传、编制、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
(二)道德与法治教师综合素质要求高亟待专业支援
从监测结果报告和区域调研的信息都不难看出,道德与法治教师“心力交瘁”的工作现状相当普遍。究其原因,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不仅要“教得了”更要“教得好”。一方面,道德与法治课程涉及心理、道德、法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多领域知识,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世界史、国际共运史等多层次史实,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