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思考
实践教学是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途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教学环节。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学校实践教学的实施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把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强调,“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2]。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实践教学环节自然也不可缺失,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19年3月18日,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将思政理论很好地内化于心的有效途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课实践教学相比,在实施效果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本文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将这两种实践教学进行比较,旨在分析得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水平的发展对策,为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摆脱发展困境提供理论指导。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现实诉求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充分体现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思政课的理论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强调实践检验真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然也需要实践来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可以通过实践的检验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认同,从而进一步使理论更有效地指导学生未来人生的实践,真正实现理论向实践的有机转化。如果只强调理论灌输而缺乏或者贬抑必须的“检验真理”的实践,容易让学生犯经验主义或教条主义的唯心主义认识论错误,必然不能很好地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的。因此,实践教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落实好实践教学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充分体现。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落实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好“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办好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立德树人之“树”具有培育、培养之意,本身就带有实践的意味。“树人”不单单是“教人”,而是一种慢慢的栽培,要慢慢栽培出一代又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当然是一种实践行为,需要实践能力,体现实践精神。这些实践行为、实践能力、实践精神都需要在实践中锻炼,这种锻炼就是“树”的过程。可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根本任务并不单单是让青年大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还要让他们按照应该做的去做,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恰恰创造了这种条件。可见,立德树人光靠书本知识、知识讲授是无法落实到位的,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去“树”。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落实。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迫切需要
多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学生上课率不高、上课抬头率不高、课程内容很难入脑入心等现象经常成为教师和学校头疼的问题。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现出“到课堂上来逃课”的现象,身在课堂,心早已沉浸在手机里。而实践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让学生没有闲暇去关注手机上的内容。同时,实践教学的很多教学场景也不是被单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