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通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来促进农民增收。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深度整合和价值链环节升级,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加收入模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以家庭经营农业为主的中国农民为改善人民的温饱问题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推动中国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力量。
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和基本思路
(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以农业价值链延长、农村生产区域扩大和农业生产结构转变为特点,以科技融合和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以农业生产发展过程和农村经营模式转型为成果,通过促进种植业、食品加工业、农资制造与商品流通业、农业信息与农村服务业等在乡村领域的整合渗透,产生新科技、新产业、新商业模式,促进农村生产跨局整合、要素跨局流转和资源集约配置,激发农村新型经济发展;通过城市与乡村资源的融合集成,促进乡村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从国内实践出发,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主要采取了按顺向整合方式拓展农村价值链、按逆向整合方式拓展农村价值链、农民经济产业化集群式融合、农村服务拓展式融合、服务业引领的发展融合五种途径或方法来完成。
(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密合式的利益联结关系为根本,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整合和创新性发展为驱动,重点搞好产业融合服务、培育产业融合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现代技术、新理念与我国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产业链延长、产业功能扩展和产业形态创新,从而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农村增效、农户增收和农业振兴提供新动力,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开拓新空间。
二、XX市XX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广东省XX市XX区地理位置优越,拥有港口、岛屿、海湾,是我国海岸红树林种类最多的地区之一。XX区拥有湖光岩、七星岭、南亚热带植物园、南国花卉产业园等众多旅游资源,区内有广东省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示范镇、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多个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XX区文化底蕴丰厚,有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XX傩舞、XX田艾制作技艺、XX烧猪制作技艺等。在工业方面,XX区已逐步形成集生产工厂观光游览、科普教育、消费体验于一体的工业旅游路线并形成集群。在乡村振兴方面,XX区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上有较大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13672元提升至2021年的2159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23633元提升至2021年的32353元。
(一)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
XX区大力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目前,XX区已完成蔬菜、生蚝、金錩鱼、对虾等8个“一镇一业”项目建设,打造了聂村六色田园、南国花卉科技园、炳胜天鹅湖、南亚欢乐田园等多个休闲农业基地。镇、村通过盘活留用地、闲置土地资源等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云头下村为例,云头下村党组织将全村散弱农户个体利益与村集体利益紧密结合,利用区位优势走集体土地开发利用之路。
(二)以产业园区建设为平台,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发展
产业园区一方面能够吸纳优秀的技术人员、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为农村产业发展助力,另一方面可以将农民与市场连接起来,及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