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文范文公文范文更新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践、问题与对策(2篇)范文稿
笔杆子金句

文档

23276

关注

0

好评

0
DOCX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践、问题与对策(2篇)范文稿

阅读 107 下载 6 大小 46.88K 总页数 20 页 2023-11-17 分享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践、问题与对策(2篇)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践、问题与对策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
下载文档
/ 20
全屏查看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践、问题与对策(2篇)范文稿
还有 2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20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践、问题与对策(2篇)


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践、问题与对策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1]。2017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决定将宅基地制度改革拓展到全部33个试点县(市、区),xx省xx县成为宅基地制度改革拓展试点单位。

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改革”“研究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3],其后一系列的政策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据。然而,这些政策上的话语和宅基地试点改革积累的经验并未上升到立法的高度,对宅基地试点改革经验及时总结,是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

本文从xx省xx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背景、措施出发,结合当地的改革方案分析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实践

xx省xx县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背景

xx县地处中国xx省北面的遵义市,具有丰富的资源,可以说是“资源型地域”。xx也是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但过去的xx农村以种植业为主,农民收入低,农村宅基地管理利用现状是部分宅基地处于闲置状态,通过流转方式盘活一部分。存在的问题是盘活利用率较低、部分宅基地占地面积较大、甚至存在一户多宅的现象。根据现有的调查研究发现,农村造成闲置宅基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农民宅基地退出愿望并不强烈。一是由于长期以来,农民一直把宅基地作为家庭的象征、养老的保证,所以即便宅基地长期被闲置,退出愿望依旧并不强烈;二是在外打工人员较多,收入的提高以及对务工收入不稳定的担心影响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的意愿,如果留守的是女性农民会更加保守。

第二,农民在城镇购房。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农民往往为了给子女们提供优越的入学条件,或者为了谋求更高的生活品质而选择了在城镇购房,农民往往只有在过节甚至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到宅基地居住,这也就造成了宅基地产生了季节性闲置。

第三,宅基地制度的缺陷。一是农户无偿取得宅基地,宅基地大多缺少规划,长期使用使得农民宅基地私有观念增强,即使闲置浪费也不退回集体;二是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导致了宅基地闲置;三是有些农民因宅基地上的房屋老化,另外新建,又不拆除旧的,造成一户多宅现象;四是农村宅基地流转一般只能在集体内部流转,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宅基地流转,使得宅基地资源变资产再变现的能力下降,因为集体内部流转,流转所获得的财产是很低的,宅基地的流转难以市场化。

第四,补偿制度的不足和资金盘活能力的欠缺。首先,尽管新版的《土地管理法》已经规范了农村宅基地的有偿退出,但各地补偿标准不一,程序不规范,缺乏可操作性。在补偿过程中,由于农民作为宅基地被补偿的权利主体的参与度极低,集体参与权的缺位也造成了农民对村组领导的信任危机[4]。其次,尽管法律规定有偿退出,但是集体并没有多余的财产用于回收农民闲置的宅基地,农民也不愿意以低收益退出宅基地,造成集体没钱补偿农民退出宅基地,农民宁可闲置也不愿意退出。农村宅基地难以发挥宅基地退出后的土地增值效果。即使具备相当经营能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意补偿放弃宅基地的农民,也会遇到新的困境:一是农民观念未转变,想占为己有不愿退出;二是集体收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