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农业农村局局长在中心组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怎么建设新农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以生态振兴赋能乡村振兴,建成宜居宜业新农村,切实回应农民群众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
一、构建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体系厚植乡村生态底色
自然生态系统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深刻影响乡村文明的兴衰,蕴含着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深层逻辑。xx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暖、雨水充沛的气候特点赋予其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具有较好的乡村生态底色。一是要充分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加强乡村自然生态理念教育宣传,提升乡村居民的自然生态文明意识、责任意识、保护意识。二是加快推进乡村重要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提升农田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区域小气候。三是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充分调研各地污水、垃圾等处理情况,做到区(县)、镇、村层层推动落实污水、垃圾处理工作;加大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配齐配强一批专业的保洁队伍,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增强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制定实施长效监管机制,持续监督乡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切实构建村、人、田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体系,厚植乡村生态底色,筑牢乡村生态保护屏障。
二、发展绿色循环生态农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的实际行动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路径。要充分利用好我区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的优势,大力发展清洁型、休闲型、高效型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一是基于污染减量化发展清洁型生态循环农业,推广规范使用各类有机肥及绿色农药,提高有机肥使用率,严格禁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积极开展农产品绿色产品认证,切实保障和提高农产品品质,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二是推行生态产业园建设,发展休闲型生态循环农业,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底蕴,使之与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资源相结合,采取招商引资、资产重组、企业联合、政策扶持等方式,拓展乡村度假农庄、特色民俗、农事体验等农文旅融合发展方式。三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发展高效型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探索完善“草—废—肥”“猪—沼—果”“虫—粪—菜”等循环经济模式,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生产原料参与下一阶段的生产,最终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的现代化高效高产农业格局。
三、打造桂风壮韵宜居乡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居住环境的改善能让农民的生活更美好,乡风习俗更优良,同时也能促进乡村产业的振兴和村民精神风貌的提升。xx居住着xx个世居民族,同时也是全国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