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文范文公文范文更新千古文章意为高——谈谈文章的立意问题范文稿
笔杆子文稿

文档

22032

关注

3

好评

0
DOC

千古文章意为高——谈谈文章的立意问题范文稿

阅读 60 下载 9 大小 32K 总页数 7 页 2023-11-20 分享
千古文章意为高——谈谈文章的立意问题   文章是传情达意的工具,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先决条件。没有立意文章就会失去灵魂,立意不高就不可能成为好文章。对此,古人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比如“文以意为先,意高则文胜”、“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为卫”、“文主于意,意多乱文”,等等...
下载文档
/ 7
全屏查看
千古文章意为高——谈谈文章的立意问题范文稿
还有 7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7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千古文章意为高——谈谈文章的立意问题

文章是传情达意的工具,立意是写好文章的先决条件。没有立意文章就会失去灵魂,立意不高就不可能成为好文章。对此,古人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比如“文以意为先,意高则文胜”、“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为卫”、“文主于意,意多乱文”,等等。可以说,有了好的立意,文章才有灵魂,选择材料、安排结构、运用语言才会有依据。

那么,何为“立意”?依自己的理解,“立意”就是指作者在构思过程中,根据想要表现的情思、景致、事物、事件等题材,确立文章要表达的主旨、要揭示的道理。通俗地说,“立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串联整个句篇的主线。一篇文章,必以意串;无“意”之作,必定神情散漫、杂乱无章,只是词句的堆砌而已。

怎样才能使文章有一个好立意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应该把握好四个关键字:

一、“新”——跳出陈规,别开生面

杜甫在《丹青引》一诗中这样写道:“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称赞曹霸绘画技艺高超,使失去光彩的图画重放光彩,后引喻另外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式样。在文章的立意上,同样也应有这样的追求。

这里所谓的“新”,指的是看待问题的角度视野、提出观点见解要有新意,既可以是理论观点、社会热点、问题焦点、感情触点,也可以是基于更高站位而有新的视野、基于更新视角而有新的理解、基于更准切口而有新的发现,关键在于“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行文中,或运用逆向思维,道人之所未道;或独辟蹊径,发古今之新声,最终产生“从意中所有,从语中所无”的效果。也就是说,大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未能表达出来,让你给写出来了,这就是新颖。

比如,有位厅级干部关于年终总结写了一篇题为《秕子避之》的文章。文中这样写道:

一年一度,无论是“丰园”还是“荒园”,是“饱粒”还是“秕子”,都要写出一份总结来。无论过程如何,“饱粒”的“总结”自是“好写”,而“秕子”的“总结”就会成为“问题”。接着又写道:秕子,要有“秕子心态”,看到自己的不足,自身的弱项、短板,甚至是漏洞,成长为饱粒的潜力、空间,知“秕”而后“饱”,找到向饱粒跃迁的方法和路径;饱粒,也要有“秕子心态”,不仅要防止骄傲自满、由“饱”而“秕”,而且要“饱”之又“饱”,永葆饱粒本色。

这篇文章从“饱粒”和“秕子”这种自然现象出发,以此为引子,巧妙阐述了付出与收获之间的因果关系,立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使人读后印象深刻、深受启发。

二、“高”——登高望远,拨云见日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唐初虞世南名作《蝉》一诗中的名句,其意是指“居高”而自能致远。拿到文章立意中来,“高”并非是唱高调、喊口号、讲大话,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去认识具体的事物,把主题提到一定的高度并赋予其更深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

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骞有这样一个观点:“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这就启发我们,在文章的立意中,要站在政治哲学、历史人文的高度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善于从小事细节中探寻蕴含其背后的哲理和道理,绝不能就事论事、见子打子。

比如,当代文学家矛盾在《白杨礼赞》一文中,就是通过对白杨“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顽强挺立”“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它有着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等特点的描述,以此礼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坚贞不屈的抗争精神。

再如,有篇关于纪律规矩的研讨发言,从《人民的名义》小说里一个细节切入,讲述了“高育良的两个学生送了他两块石头,一块是泰山石,学生侯亮平送的,泰山石敢当,笔锋遒劲;另一块是靠山石,学生祁同伟送的,据说开过光,到底儿却风化掉了”的故事,由此引申出“石头里有人格,石头折射党性。泰山石充满了担当,靠的是自己,满满都是党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