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县以红色引擎推动两新党组织发展工作总结
近年来,**县从“抓规范、建队伍、强作用、育典型”等四方面精准发力,把红色基因融入企业发展血脉,推动全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质扩面,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以党建引领助推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
一、抓规范、拓覆盖,两新党组织“立”起来
(一)强化保障。出台《关于开展“党建强企”联合行动的通知》等文件,建立县委党建办、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乡镇党委、园区党工委直接负责,各部门和群团组织密切配合、上下联动的大党建工作机制。推行“四个一点”(财政投一点、党费补一点、企业出一点、党员捐一点)经费联筹机制,通过设立专项经费,实施示范创建“以奖代补”,落实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经费税前列支和党费拨返制度,多渠道保障了两新党建工作经费。
(二)摸清底数。开展“百企大走访”等活动,联合市场监管、民政、教育、卫健、税务等部门,指导各基层党委对现有在册的和新落地、新成立的两新组织进行定期动态摸排,跟进完善工作台账,按“基础类、巩固类、提升类”分类管理,真正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规范一个”。同时常态化开展新成立党组织“五送”活动(送支部牌子、送启动资金、送党旗、送党徽、送党建书籍),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截至目前,全县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56个,覆盖率达95.6%,其中单独组建党组织102个;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45个,覆盖率83.3%,其中单独组建党组织22个。
(三)提升活力。采取资源整合、企业自筹、上级党组织支持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规范企业党员活动室、园区“两新党群活动中心”等场所建设,因地制宜探索设置红色驿站、红色加油站,通过活动共办、资源共享,推动党组织活动的有序组织。积极推广“4+N”主题党日活动,在组织部公众号每月发布“4+N”主题党日“菜单”,在规范4项“规定动作”的基础上,选优“自选动作”,实现党建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融合,切实提升活动实效。探索推广银企共建、校地共建、村企共建、校村共建等多维共建模式,促进资源联用、人才联建、文化联谊。如同溢堂药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与官浔镇西北村党总支结对共建、舜洋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与东厝村党总支共建,双方互助共赢,共同致力于乡村产业发展。
二、建队伍、造基地,两新党组织“强”起来
(一)建强“三支队伍”。一是建强“主力军”。重点选育好党务工作者和骨干党员队伍。进一步调整充实两新组织党组织班子,坚持“双向进入、双向培育、交叉任职”的培养模式,把企业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骨干;把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推荐进入企业管理层,把管理层中优秀党员选配到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是配实“后援团”。组建县乡两级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队伍,以“一企一指导员”或“一企一党建专班”的形式入企兼任。共选派党建指导员281名,其中,27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兼任38家非公企业或重点项目党建指导员,92名县直机关党员干部兼任92家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162名乡镇党员干部兼任属地企业或当地园区党建指导员,实现250家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全覆盖。依托全县两新党建指导员微信群、县工信局“党政新时空·政企直通车”等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搭建政企沟通联系“红色桥梁”,推动涉企难题有效解决。今年来,为三本肥料、**茶业等12家台资企业申请贷款贴息349.19万元;为钜宝生物、蜜原生态农场等7家台企特色现代农业项目争取补助资金530万元。三是引好“实力派”。注重引才育才,服务企业发展。全县现有省级高层次人才57名、市级高层次人才86名、县级高层次人才6名,省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32名,主导产业人才9名,市级以上优秀人才20名,获评市级“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