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双碳(碳达峰碳中和)主题调研报告(2篇)
牢牢抓住能源转型牛鼻子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双碳”目标的提出,意味着我国能源结构将发生一次彻底洗牌。在能源结构重塑的进程中,绿色低碳转型被明确为首要任务、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对推进“双碳”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
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我国要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双碳”目标,更好完成保障能源安全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两大任务,必须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聚焦重点关键,做到先立后破、有序进退、加减并用。
一、能源转型中的“破”与“立”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正如XJP总书记强调的,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
推进能源转型首先要明确方向性问题,解决好“立什么”“破什么”。
——立系统。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电能在能源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经济效率最高,有研究表明,到2060年电力占能源消费比重将高达70%以上,绿色电力将是减排的主要途径。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安全可靠的电网,得益于输电技术的进步和快速发展,我国电网是过去20多年来唯一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特大型电网。但在“双碳”目标下,这张“网”将面临巨大考验。按照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测算,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数十亿千瓦,成为电力供应主体。
大规模高比例的新能源并网,给电力系统带来全新挑战:电能是一种特殊商品,发用需实时平衡,而新能源发电“靠天吃饭”,大幅增加系统运行风险。着力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积极构建功能更加强大、运行更加灵活的新型电力系统迫在眉睫。
——立市场。
能源市场化改革是解决能源转型过程中各类主体间利益矛盾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放开能源价格、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已成为必然趋势。
经过多年探索创新,我国油气勘探开发市场有序放开,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取得关键进展,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四梁八柱”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体制机制初步完善,但总体上仍跟不上能源转型变革的步伐。
2021年10月,“市场煤”“计划电”的价格机制导致飙涨的煤价无法有效传导至电力终端用户,煤电企业陷入大面积亏损,部分地区电力紧张。历史上,我国也出现过油荒、气荒、电荒、煤荒等紧急情况。近年来新能源大规模发展后,又出现过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这些现象几乎都与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密切相关。“双碳”目标下,如何把市场组织好,合理高效配置能源资源显得尤为迫切。只有发挥好市场的基础作用,才能在能源转型中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全面提升能源治理效能。
——立技术。
科技创新是推动低碳转型、降低用能成本、保障能源安全的根本动力。石油和天然气是第二、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能源,由于世界能源消费中心与能源资源富集区域的失衡和错配,历史上围绕油气资源争夺的地缘政治冲突不断。而全球可再生能源富足、分布均衡,开发潜力巨大,只要有技术就可以稳定经济地利用这些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碳中和时代就是要从过去的资源依赖走向未来的技术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