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在全县农业农村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做好全县农业农村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一会儿,*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三农”工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任务,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是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畜禽、茶叶、中药材、食用菌、核桃及烤烟、蔬菜等主导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显著提升。*跻身全国十大魅力茶乡行列。全年一产增加值完成*亿元,增速居全市第*位。
二是林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营造林*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荣获“*”。发展核桃园*万亩,累计达到*万亩,*年核桃产量*吨,实现产值*亿元。
三是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新成效。完成汉江综合整治*米、山洪沟治理*米,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平方公里,改造基本农田*亩,发展节水灌溉*亩,新建农村人饮工程*处,农村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四是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结束,集体林权主体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
五是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推进。启动建设美丽乡村市级示范村*个、县级示范村*个、市级旅游精品村*个,实施*等美丽乡村景观节点建设*个,受到市委、市政府表扬。
六是国土资源管理全面加强。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基本完成,核减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万亩。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标准化建设,荣获*荣誉称号。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全县“三农”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低。截至*年底,全县土地流转率*%,分别低于全省、全市,农村部分土地处于撂荒状态。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还比较低。普通农产品多,高端优势农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农产品少;农产品附加值及市场占有率较低,农村群众通过增收的渠道还不够广。二是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较多。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主干骨架基本形成,但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较差,特别是通组联户道路“最后一公里”还未完全打通,许多地方进组入户道路仍不通畅,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四是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动效应不足。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放不够集中,建设层次还不够高,全县难以找到几个在外影响力较大的示范村。五是“三农”工作面临新挑战。部分农村改革政策推行的还不够深入到位。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较多,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较低,群众的思想观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这些问题,都给农村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主题,充分表明了“三农”问题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也为我们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这些机遇,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认识和把握:一是农村改革的政策机遇。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供给质量,满足广大群众质量求优、价格求廉的新要求。特别是对于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新的产业布局,以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权分置”、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财政支农投入制度、农业补贴政策等新的农村改革作出了新部署。这些改革政策的实施,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