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在全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贯彻文化传承工作座谈会精神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
尊敬的XX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充分揭示“第二个结合”推动思想解放的重要作用及其深厚根源,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以“第二个结合”推动思想解放、形成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文化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
一、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方面推动思想解放
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认识,是不断推进、逐步深化的。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命题的同时,毛泽东同志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将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寓于“中国具体实际”之中,推进党所领导的事业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此形成“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以及“第二个结合”的崭新表达。
“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结果。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同时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形成一系列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思想伟力。历史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作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第二个结合”凝结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认识,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路径创新。在坚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在一个新的高度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的广阔空间,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相联通。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本质上是认识与实践的结合,是在共时态情况下实现两个领域的贯通与融会;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则是一种指导思想与历史根脉的耦合,是在历时态思维中将同属精神领域的观念成果予以联通互融。比较而言,后者的视野更深邃、境界更深远。
“第二个结合”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同时又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