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发言稿培训发言稿:重拾优秀传统文化 凝聚现代国家认同范文稿
笔杆子文稿

文档

22021

关注

3

好评

0
DOCX

培训发言稿:重拾优秀传统文化 凝聚现代国家认同范文稿

阅读 94 下载 9 大小 27.21K 总页数 11 页 2023-11-20 分享
培训发言:重拾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现代国家认同   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是:重拾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现代国家认同。教学目的是:理解现代国家认同的属性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的学习理解。主要讲三个方面内容:一、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二、中国建构现代国家认同的道...
下载文档
/ 11
全屏查看
培训发言稿:重拾优秀传统文化 凝聚现代国家认同范文稿
还有 11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本文档共计 11 页,会员免费下载!部分内容预览:

培训发言:重拾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现代国家认同

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是:重拾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现代国家认同。教学目的是:理解现代国家认同的属性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的学习理解。主要讲三个方面内容:一、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二、中国建构现代国家认同的道路与挑战;三、中国建构现代国家认同的实现路径。

A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也就是“两个结合”,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任何一种结合,它都一定意味着改变,意味着一个东西加入新的要素、获得了新的内容,这一前一后的“两个结合”是不一样的。

第一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结合的两者是不一样的。所以第一个结合归根结底是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体系,不断根据现实的反馈适应现实需要的过程,但第二个结合不是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也是一套完备的思想体系,所以相结合的两者它们是样的,都是理论,它们结合的深度与第一个结合就完全不在一个量级。这就好比第一个结合是拿锤子打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铁,中国具体实际是锤子。一顿敲打后,铁的形状确实是改变了,但锤子依然是锤子铁依然是铁。第二个结合不是这样,它是拿着两块烧红的铁放在一起熔铸,将会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的根基更加牢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进一步提升,在更大的空间发扬光大,使全国各族人民国家认同感更加牢固。

要知道100年前,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打倒孔家店”“消灭吃人的礼教”,传统文化是被彻底批判的对象。后来毛泽东同志针对传统文化,提出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被概括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其实我们也能感受到,这话里面积极弘扬的意味其实并不浓,主要还是说,传统文化咱不能给一棍子打死了,而且在实践中,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也确实是批判的比较多,继承的比较少,改革开放后80年代兴起了文化热,它的主题依然是“批判传统文化,拥抱现代文明”。到我上大学那会,我学的是政治学专业,当时我们的课表,从周一到周五,清一色的西方理论,完全看不到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内容。可以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像今天这样热切地拥抱传统文化,是最近十年才有的深刻转向。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要重拾传统文化?为什么如此鲜明的转向会在今天发生?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内容:

一、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

(一)国家认同的概念

所谓国家认同,是指个人或群体认同自己属于某个国家,并对这个国家的政权、制度和行为的自愿认可及服从,它是国家政权正当性的根基。用最简单的话讲,国家认同就是得人心,现代政治学认为,一个国家要持续地存在需要两大支柱,分别是有效治理和国家认同,有效治理它负责力量,国家认同负责人心。力量的重要性好理解,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嘛。但对于人心,我们的理解很容易感情化,似乎不残暴、受人爱戴就是得人心,历史故事经常这么写,但真实的国家认同要远比这复杂。去年年初,俄乌军事冲突突然爆发,虽然冲突在发生之前已有征兆、但其规模、烈度和持续时间还是超出预料,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无视俄罗斯的火警红线,坚持在乌克兰入约问题上危险玩火;在引燃大火之后,又置身隔离带外火上浇油,牺牲乌克兰作为烧灼俄罗斯的火场。冲突使得乌克兰民众成为了最大受害者,并将殃及全世界。俄乌冲突产生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乌克兰这个国家在国家认同上出了问题。乌克兰独立之后,共产党被取缔,国内失去了强有力的执政党,各党派忙于权力争夺,总统和议会之间权力划分不明,对于国家民主建设道路缺少规划,再加上国内经济危机严重,

登录
返回顶部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