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学习XJP总书记考察辽宁讲话精神研讨发言
8月16日至17日,XJP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要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让老百姓体会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指示要求,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作为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深远抉择,立足基层工作的重点难点,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辉煌篇章。
一、坚持党建统领,提升政治引领力
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党的建设是基层一切工作的统领。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增强党的政治功能,提升党建政治引领力,既是夯实党的基层执政根基、确保党的意志统一和实现的迫切需要,也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其一,要压实党建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把党建工作摆上主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实行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亲自研究、亲自督办,分管负责同志专职抓、具体抓、靠上抓,党建工作人员坚定不移扛在肩上、牢牢抓在手上,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营造起基层党建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其二,要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以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各领域形成生动实践,依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途径,有计划、分层次地抓好学习教育,努力使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用强大思想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其三,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党中央保持思想一致、行动一致、步调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落实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真正当好讲政治的“明白人”。
二、打造坚强阵地,提升基层组织力
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事业永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只有把班子队伍建强了、把服务载体培优了,党的基层组织力才能不断提升,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发展经济、维护稳定、改善民生的重任。
其一,要着眼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长远角度去谋划,加大对年轻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通过换届选举、严格选拔标准,切实把知识全面、素质优良、务实为民的优秀基层干部选出来,使其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舞台上施展才华、大显身手。其二,要优化服务资源,结合基层实际,合理设置集党建工作站、党员会议室、议事厅等设施完善的活动场所,为党员教育打造优良阵地;要紧贴时代需求,与时俱进探索“党建+”模式,使组织建设更趋多元化。其三,要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建设集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为民服务大厅,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要落实便民利民服务政策,建立服务阵地清单,让党的声音直达基层,更好地听民意、解民忧。其四,要创新方法载体,坚持以品牌化、特色化为引领,定期组织开展优秀党建品牌评选活动,打造基层党建特色亮点,使基层党建活力竞相迸发;要注重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灵活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弘扬社会文明新风,提升党员群众素养;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等新媒体优势,搭建党群“连心桥”网络互动平台,加强党务公开和群众监督,在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中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力。
三、加强作风锤炼,提升党员战斗力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事业成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亟需依靠特别能拼搏、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过硬作风去保障,亟需依靠勇担当、善作为、敢冲锋的党员干部队伍去落实。
其一,基层条件最艰苦、工作最辛苦,党员干部要将其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