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6-17 08:30:30 三失一偏人员排查方案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有关当前基层信访工作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基层信访工作的特点
社会快速发展提升了群众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意识,同时也带来了各类信访问题,其特点是纷繁复杂的。
(一)信访主体的多元性。结合*信访事项特点来看,信访主体类型较多,例如:涉法涉诉利益双方、农民工群体、非法集资群体、退役军人群体、问题楼盘业主、生活困难群众。上述信访群体占整体信访总量*%以上。
(二)信访诉求的复杂性。利益是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有困难找政府”、“全能型政府”观念,导致群众一有问题就寻找政府出面解决,且诉求涵盖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其中不乏毫无事实根据的无理诉求。以*乡*某某为例,*年*月*日,刘某某到区社情民意服务中心反映其孙子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要求政府为其孙子解决工作问题。该信访事项因诉求无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作为无理信访事项未被工作人员登记转办。
(三)调处化解的艰难性。一些信访问题往往是多种矛盾相互交织的产物和历史遗漏问题,且具有反复性,责任单位权利单一,短时间内无法妥善解决。例如:*街道*信访事项,*年至*年信访人*及其邻居多次进行网上投诉,要求政府一是重建附近公厕,二是要求尽快安排拆迁。但事实情况是责任单位并无征收拆迁权限,且该地段暂无征收计划,无法满足其拆迁征收的诉求。街道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沟通、宣讲政策,但信访人始终不认可,并多次向国家信访局投诉,导致该信访事项化解出现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
(一)“信访不信法”现象依旧。*乡*某某反映*扩建征地时强制拆除其所经营的工厂,要求政府赔偿损失*万元。该信访事项经区主要领导分析研判后,相关部门多次进行联合调解,建议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诉求,但信访人不同意该方案,多次向国家、省信访局进行投诉。从该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各部门多次劝解其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但都未得到信访人响应,反而收到了更多投诉案件,意图通过大批量投诉给政府施加压力,以满足自身不合理诉求。
(二)信访人对司法诉讼心存芥蒂。普通群众对司法诉讼敬而远之,在*乡*某某案例中,信访人拒绝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的原因无非在于以下三点:一是诉讼成本模糊。诉讼成本分为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在收集证据、等待开庭的过程中耗费的是时间,在聘请律师、日常开销方面耗费的是金钱,基于不确定的成本需求,信访则成为了经济、便捷的一种方式。二是诉讼程序复杂。司法诉讼程序也较为复杂,需要当事人提交各类诉讼材料、收集有效证据,再经多次开庭审理才能形成判决,无疑拉长了战线。三是判决结果未知。法律的正当性,要求法律诉讼体现出在程序上和结果上的公平正义。普通群众对法律的了解是极为有限的,难以预估判断诉讼结果,且一旦产生不利于自己的裁定判决,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三)机制落实出现“棚架”。因*人口少、面积小,因此访量相比*也相对较少。在调研中发现,个别街道因辖区没有重点人员、访量较少、矛盾不突出,就出现信访联席会议走过场、走形式的问题,停留在为了开会而开会、为了完成规定动作而发文的阶段,没有深入摸排潜在的矛盾纠纷,基层信访工作丧失了实质意义。
(四)《信访工作条例》贯彻落实不彻底。《条例》中规定,信访部门在收到信访事项后,应在规定期限内转交至有办理权限的机关办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个别部门却以“信访部门没有向*部门转交权限”为由,拒绝接收相关信访事项,与《条例》相违背,不利于相关信访事项的妥善化解。
三、对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