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有关学习《著作选读》感悟:学习新观点新论断推动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兴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站在思想演进最高处、实践奔涌最前沿,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兴盛。《A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收录了A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A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A总书记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强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准确把握文化的本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价值引领。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A总书记指出,“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A总书记从价值层面把握文化,强调发挥文化的作用,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抓住文化最深层的内核,把握住文化的本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准确把握文化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注入精神动能。A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明确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征程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A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使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作用的认识和把握达到新的高度,推动文化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厚植历史根基。A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A总书记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精辟概括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强调以“结合”筑牢道路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