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调研报告: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为进一步激活基层党建活力,以新视野和新思路谋划农村基层党建工作,X县委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着力构建乡村善治新格局。
一、基本概况
X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国土面积X平方公里,辖X个镇,X个行政村,X个社区居委会(其中X个城市社区,X个农村社区),X个生产队,X个村民小组,总人口X万。近年来,X县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着力加强村组党组织体系建设,探索推行党建引领村湾治理“345”模式,推动治理重心向村湾延伸,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百米”。
二、背景起因
近年来,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城乡互动日益加强、农村党员从业方式更加多样化以及党员流动性增强,农村社会结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出现许多新变化,更好引导带领、示范组织、服务凝聚群众创造美好生活,需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变化及时跟进建立党组织,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一)城镇化背景的人口流动给基层治理带来挑战。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封闭保守的社会格局被打破,人口流动速度加快,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城镇就业机会明显增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加上由于土地抛荒或土地被企业流转,造成部分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程度加剧,“三留守”问题突出,我县陆溪镇、高铁岭镇等一些人口较少的村湾面临消亡的窘境。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乡发展不平衡带来挑战。城乡之间不平衡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基层政府行政管理和农村公共服务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尤其是信息网络设施缺乏,导致信息传播不畅,诸多现代化治理技术无法实施。农村转型升级面临基础设施、金融环境、人才支撑等瓶颈。村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的末端,各种惠农政策在落实落地上不够及时高效,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发展。
(三)社会治理重心的下沉,村级党组织治理能力不足,不适应乡村治理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在农村社会治理中,村级党组织管理体量大、任务重、抓不深、抓不实。现有的村组干部队伍存在着结构老化、思想僵化、能力蜕化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和群众满意度提升,农民对基层党组织的归属感、依赖性明显减弱。如,我县簰洲湾镇簰洲村,6名村干部管理6000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难以达到群众要求,加上部分村级聘请的组长责任意识不强、能力水平不高,也导致组级力量虚化薄弱。
(四)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拓展深化,人民群众对缔造幸福生活的新期盼提出了共同缔造“同心圆”的新需求。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步转化,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新期盼,对精神娱乐活动提出了新需求,对美好人居环境提出了新愿景。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新愿景,是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明确要求。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要求聚焦党建引导,聚焦发动群众、聚焦民生小事,激发村民主体意识,组织协调各方力量,让村民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