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心得体会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固本铸魂的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XJP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性,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明确提出“八个统一”的方法论指导。2022年4月,XJP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由此可见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应以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学校思政课教学的相关文件,逐步凸显其科学性、人文性和学生主体性等价值趋向,提升思政课的引导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科学向度
知行统一是思政课教育价值的理想境界。认识是行动的先导。“知、信、行”自觉统一的前提是对“知”的科学性信服,这是政治信仰信念坚定与否的前提。思政课的科学性在其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就是讲道理,用科学理论使学生折服。
第一,思政课需形成“以理服人”共识。思政课的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其他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将其蕴含的科学理论讲授好,讲深、讲透。思政课教学以学理支撑政治,以真理引领价值,理直气壮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在科学认识基础上增强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在严谨的学术训练中坚定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创造性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对此,思政课不仅要厘清马克思主义“如何看”的世界观,还要讲好“怎么办”的方法论。XJP总书记在谈到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时强调,“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三个“不能”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这要求思政课要实事求是地讲学理。此外,讲学理也体现在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一点上。
第二,课程内容的学理供给更加科学。按照“大中小一体化”原则,学校各学段的思政课内容更加科学。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依据,将课程分为四个学段,即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按主题分为“自我认识”“我与自然”“我与家庭”“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建构学段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课程内容体系,更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把科学精神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课程内容设置包括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的整体框架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三个模块;选修课程包括“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三个模块,作为对相关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本科阶段,学校需开设四门思政课外加形势与政策课程。总之,各级各类学校多维度满足大中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理论需要。第三,教学过程注重晓之以理。思政课的晓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视野更加宽广。思政课教师注重采用历史与当代、国内与国际、理论与实践的方法,引导学生站在理论的高度正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