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文档
- 2024-08-28 08:57:57 (3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材料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支委会会议记录
- 2024-09-06 08:11:33 (8篇)党员教师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 2024-08-23 09:50:11 (7篇)医院卫生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精神心得体会研讨发言范文
- 2024-03-01 09:38:43 中国共产党党员网络行为规定研讨发言稿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8月党小组会会议记录
- 2024-08-12 09:17:21 市委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主持词及讲话
- 2024-01-31 09:44:02 XXXX2024年党的建设工作要点范文稿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党员大会会议记录(8月版)
- 2024-08-07 09:23:21 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测试题(含答案)
- 2024-07-28 09:52:48 2024年党委(党支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计划表
- 2024-08-07 09:23:21 2024年三季度专题党课会议记录(8月版)

在全市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总书记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近年来,我区以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五主”建设,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努力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典型模式”。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强基层组织,夯实乡村治理的主阵地。一是创新设立“农村联合党委”。整合街乡党工委与村党组织精干力量,创新设立118个农村联合党委,每个联合党委下辖4—6个村党支部,农村联合党委书记由街道(乡)党政班子成员担任,同时吸纳区域内重点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党员民(辅)警,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协同治理格局。出台农村联合党委运行规范,通过区域内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抓,推动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抱团发展。二是分类建强支部战斗堡垒。制定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创建细则,实行红色美丽村、绿色发展村、乡风文明村、和谐善治村、生态宜居村分类管理,打造100个农村示范党支部。建立“区领导、街道班子成员、区级单位、驻村第一书记”纵向到底联系帮扶机制,分步整顿100个软弱涣散村党支部,推动党支部整体建强、全面提升。姚家山村获评“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新博村等2个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杜堂村等3个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村”、胜天村等3个村获评“全国文明村”。三是激活村湾“神经末梢”。完善“村党支部—村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明确党员中心户当好环境监管员、便民代办员、矛盾调解员、文明示范员。全面推广“有困难不要怕、随时给我电话”和“一个党员帮三户”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做法,已有1.5万余名党员与4.5万余户群众结对联系,相关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宣传推介。
二、培育骨干力量,激活乡村治理的主力军。一是育强村干部队伍。积极推进“精英治理”,大抓头雁工程,注重“选”“育”“用”并重。分类选派干部、能人和乡贤三类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实现全区所有村第一书记选派全覆盖。积极开展“村干部学习培训月”活动,全覆盖、精准化培训村干部3200余人次,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创新开设“乡村振兴木兰先锋大讲堂”,每月举办一期,推动村干部同台交流、拼搏赶超。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选拔210名农村优秀青年免费接受大专教育,并纳入村后备队伍管理,拓宽来源渠道。二是壮大回乡能人队伍。实施能人“第一书记”计划,开展在外能人大走访,建立1500名在外能人信息库,选派589名有家乡情怀、有资金技术优势的能人回乡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引领带动村级产业发展,目前已回乡创办企业160余个,带动2.5万余名村民就近就业。三是培育新型人才队伍。制定“木兰匠才”“木兰英才”“木兰专才”“木兰俊才”四类人才引进政策,引导44名新型人才走入乡村、服务乡村、带活乡村。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百千万”工程,选派科技特派员284人,开展农村实用型人才培训1170人次。
三、升级产业体系,突出乡村治理的主方向。一是组织“城乡结对”。17个农村联合党委、62个行政村与14家市属国企结对,共建农业种植、精品民宿、电商平台、劳务输出等一批产业项目,带动各类投资超2亿元。二是实施“村社共建”。积极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由村党组织牵头整合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和帮扶项目,组织村民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共同入股,成立210个不同类型的支部领办合作社。投入财政资金2800万元,扶持56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强村富民。三是促进“农旅融合”。动员党员群众以直接参与、间接带动等方式